郭齐勇,男,汉族,武汉市人,1947年生。曾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学院院长、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为哲学学院与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学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专长为儒家哲学与20世纪中国哲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守先待后
2013年12月20下午,郭齐勇教授从湖北省省长王国生手中接过湖北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聘书。这无疑为他业已为数众多的任务表又增加了新的一项。难怪他总是很忙:忙着给本科生开课讲《四书》,和研究生一起读《礼记》;忙着编撰学术版的《中国哲学史》,参加海内外学术会议;忙着为市民举办普及国学知识的讲座,努力推动国学教育进中小学课堂……
有时,他也希望自己能松闲一点,可以在书斋里读点书、写点文章,疲倦时逗弄可爱的小孙女。毕竟他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是,他又无法说服自己放慢脚步,因为研究、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他的“宿命”,更是他的“使命”!正如他自述:“守先待后”既是他过去二十多年、也是他今后余生的工作与生活的中心。
“守先待后”的说法源于他非常服膺的古代圣哲孟子所说的:“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当然,他所守的“先”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可大可久的精神与命脉。“待后”不是消极的等待。“待”即“持”,扶持、奖掖后学之意。“守先”与“待后”是一体两面:既要积极地继承、转化、弘扬传统文化,还要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奖掖后之学者。
郭齐勇先生本人的生活经历给了他“守先待后”的信心:1947年,他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小小儒商的家庭,武昌巡司河畔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给他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勤俭、善良的父母亲身体力行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古训,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生活信念和行为方式。1966年高中毕业后,他下过乡、当过知青,又在工厂做过八年工人,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社会底层老百姓的淳朴、善良与辛酸、无奈。讲究诚信、与人为善、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等原则,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中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正是这些亲身感受,使他坚信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未真正消亡,而是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方式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从自发生长到自觉弘扬
当然,传统文化还需要从自发地生长状态演进至自觉地弘扬阶段。
在学术研究上,郭齐勇先生从熊十力与现代新儒学做起,在研究过程中逐步确立自己的精神文化之方向;继而上溯,至朱子与宋明理学;最后达至中国哲学的源头——先秦儒学。他先后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尤其是他围绕熊十力哲学所做的系统研究,代表了学术界的最高水平,在海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而他之选择熊十力作为研究对象,固然有机缘的因素,更由于熊先生本人就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与道命意识的智者。
郭齐勇先生尊重自己的文化,平情理解,创造转化。他理直气壮地弘扬传统文化,既给中央部级领导干部讲儒学精义,也向社区百姓、普通市民、武警官兵讲礼义廉耻、忠孝节义。这些年来,他面向社会各个层面所做的弘扬传统文化的讲座不下两百场。
教书育人是他最看重的事情。他坚持每年至少为本科生开设一到两门课程,引导青年学子以温情、敬意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他的课堂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又妙语如珠、启人深思,令人欲罢不能、流连忘返。2006年他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可谓实至名归。
培养“读书种子”是他念兹在兹的目标。2001年,他担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期间,全力与文史哲诸专业的老师们一道开办国学试验班,逐步办成本科、硕士和博士班级,进而发展成为国学院。武汉大学培养的国学人才在海内外很有口碑。
(作者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41208/hbrb2492416.html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2014年12月8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