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明办、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学生联合会共同组织开展的2014年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
社会实践是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砥砺品格,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广大青年学生发挥智力优势、传播现代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形式。
今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五四重要讲话精神的新形势下开展的,全省共有10万余名青年学生组团参与,分赴祖国各地投身社会实践,广泛开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理论政策宣讲、深化改革体验、科技支农、关爱留守儿童、文化宣传、爱心医疗、环保等实践服务活动,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激情演绎中国梦的“湖北篇”中尽情展现自我价值。连日来,或是企业、或是社区、或是学校、或是乡村,到处都是志愿者们追寻梦想的身影。
时值三伏天,正是一年之中最火热的季节。这个季节也是学子们的假日,他们在没有课程、没有作业的暑假中尽情享受着快乐。但是有那么一群爱心学子,冒着烈日炎炎,下基层,访农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一腔热忱,为这个社会的和谐默默地奉献着。他们仿如烈日下的清泉,带来清凉和甘甜,有他们在的地方,就有欢声笑语。他们就是我省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
华中农业大学“红杜鹃”再出发
7
月6日
深夜,华中农业大学“红杜鹃”支教团辗转两天车程终于抵达贵州省大方县,83个队员分为6支队伍分赴大方县为民小学、半坡小学、三元民乐小学等6所乡村小学,开始了为期15天的支教生活。这是华中农业大学红杜鹃爱心社连续11年来赴贵州参加暑期支教活动。
在三元民乐小学,支教队员张明俐开始了作为老师的第一课,准备教孩子们画海底世界。先在黑板上贴了几张家乡青岛的海景图,孩子们齐声发出“哇!”的感叹。向同学们简单介绍后,他一步步地教孩子们画鱼,当走下讲台巡视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小孩子的橡皮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我要去看海”,孩子羞涩地看了看张明俐,将自己画的小鱼用手挡起来。张明俐回忆说:“我望着她脏兮兮的小手,破了洞的衣服,和那双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突然觉得心灵被什么触动了,有点喘不过气来,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许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是别人正在奢望的,只盼那承载在小小橡皮上的梦想,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的为民小学是6所乡村小学里条件最艰苦的一所,这里的房子屋顶上都有大槽,用来接雨水,而这些水几乎是村民们平日生活用水的来源。孩子们也是很久都不会洗一次澡。村民们吃饭很省,普遍都吃土豆。支教队员们在那里吃的最多也是土豆。即便极度缺水,去家访的支教队员们也会得到最隆重的待客之礼——收到一瓶矿泉水;即便吃的都是土豆,但凡家里有荤菜,热情的家长们都会请支教队员们去家里吃饭;即便是自己跟其他同事挤一挤,学校的老师们也会把自己的房间让给支教队员们住。支教队员吴怡然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贫穷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但有孩子求知的眼睛,我相信那便是未来。教育是能够改变贫穷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为这里带来不一样的视野。”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实践队到基层让法律“接地气”
“说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我认为是法律。法律是一种制度,一种保护人类自由的制度。”段琼是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专业2013级的学生,这名即将上大二的学生向荆门市掇刀区名泉社区的居民这样描述自己的专业。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实践队和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志愿服务队一起来到掇刀区名泉社区,为当地居民做了一场法律宣讲。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让法条变成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工具,让居民学会懂法用法。“彩礼属于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当然是婚前财产。”志愿者任秀杰抛出问题后,场下的
居民张
先生“抢答”。“那么离婚时是否可以要回彩礼?”“可以!”这一次,有不少居民给出了答案。“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为什么可以要回。此时法律就在民事法律行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之后,任秀杰又为当地居民普及了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常识。“法律的作用就是让公民坐得直,行得正。有了法律的保障,我们的财产就上了一道‘保险’。”随着任秀杰未落的话音,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们讲得很好,让我觉得要学会运用法律。”
张
女士是名泉社区的一名居民,宣讲当天她特地拿出本子做了笔记。“学生们讲得很好,普法就是要让我们老百姓都听得懂法条,也学得会守法用法。”一名泉社区的工作人员说。
实践队在当地开展以“法律下乡的成果、存在问题、完善对策——以村民自治为视角的研究中心”为主题的暑期实践调研活动,目的是要通过法律宣讲及调查走访等形式开展法律下乡活动,向普通市民普及法律常识,让法律落实到基层。同时也让大学生在与基层民众交流过程中了解我国普法现状,让学生们在活动中知晓法律的作用。
武汉纺织大学“蓝灯”计划拥抱来自“星星”的你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孩子如星星一般纯洁、美丽、独一无二;同时,也和星星一样孤独、冷漠、不可捉摸。在医学上,这些孩子被称为自闭症儿童。这种病症一般从婴儿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终身。他们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与人交流,也无法融入社会。
“请大家看着我!”“看着黑板!”“老师在哪里?——这里!”
一遍又一遍重复同样的话,这是武汉纺织大学“蓝灯”志愿者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高校的志愿者开展的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志愿者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场景。但是面对老师不厌其烦地重复,大多数孩子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翘着二郎腿的,有趴在课桌上发呆的,还有的自己独自在画画……虽然志愿者们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但孩子们的“冷漠”仍然会让大家感到有些气馁。
为了提醒孩子们专注于课堂,志愿者们只好改变策略,在课堂开始就轮流叫着每个孩子的名字,对每个人都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和眼神交流。这种方法很有效果,此后,志愿者们每堂课开始都会进行亲切和蔼的“点名”。这种方法也为后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支持。
“姐姐,你是最爱我的是不是?”“当然,姐姐最爱你了!”类似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不知出现过多少次。自闭症小朋友需要肯定和鼓励,这是所有志愿者的共识。俊俊小朋友抄完黑板上的词语后,他的眼神会专注地看着你,久久不讲话,眼睛跟着你去每个地方。这时,志愿者知道他需要的是一个真诚的赞美。志愿者朝着俊俊竖起大拇指:“俊俊真棒,俊俊表现真棒!”此后,俊俊会满足地抿着嘴巴微笑,继续认真地学习。
经过数日的努力,志愿者们与孩子间的交流不再像刚开始那样令人沮丧,不断积累起的沟通技巧促成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共同改变。孩子们开始听志愿者的话,有的孩子还对志愿者撒娇,有的还会乖乖地趴在志愿者身上睡觉。
武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调研“天路工程”点亮藏区万家灯火
甘孜是全国的第二大藏区,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是藏族风情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农牧业、能源及矿产资源都非常丰富,要想开发资源,必须首先解决交通、电力的问题。于是在交通问题基本解决后,电力“天路工程”就被提上日程。
七天的时间,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天路工程”工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实践队员。他们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在道路积水、树石堵路的情况下冒雨运输建筑材料,在雨季甚至还会碰上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他们吃着从几百公里以外运来的早已不新鲜的食物,他们放下对家人的思念,远离故土,只为在“天路工程”中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不来,哪个来?我们不架线,哪个来架?藏区人民和我们一样,凭什么他们不能享受电力?回想起来,我和堂客都不后悔。”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来这里时,四川省电力公司甘孜州分公司的营销部主任姜恩山这样回答。他的妻子同样是国家电网的工作人员,虽然已经45岁,在得知要建设“天路工程”时,妻子主动请缨,要从天府之国成都到海拔近两千六百米的康定。他是被妻子的精神感动,才与她一同来到川西电力前线扎根。
走在藏区,实践队员真正体验到藏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真实体会到“天路工程”每位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更加坚信了国家大力援藏的正确决策。团队负责人申萌均在实践日记中写道:“每当夜晚降临,看着藏区星星点点的灯光,我都会想起为此付出辛勤汗水的的工人们,我们由衷地为藏区人民高兴、为‘天路工程’点赞!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尽快成长,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更多的‘天路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湖北医药学院救援队“彩虹”暖童心爱撒“希望家园”
7
月5日
,湖北医药学院“彩虹”灾害医学救援志愿服务队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鄂西北竹山县宝丰镇天英留守儿童“希望家园”,开展了为期7天的支医支教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提高孩子们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孩子们的自救本领,实践队员丁竞书充分发挥医学系学生的专业优势,给在这里过暑假的20多名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动的急救演练实践课。在急救演练前,她耐心细致地讲解火灾、地震来临时的正确逃生方法,并要孩子们模仿她的逃生动作。在随后的演练中,孩子们在队员们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完成了逃生演习。孩子们在练习逃生演习的同时,还认真地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学习中,一个叫刘林境的男孩儿格外认真,志愿者教完后他仍然在不停练习,“他说他想等妈妈回来后表演给妈妈看,他说他以后想要当一名医生。”丁竞书回忆跟小男孩儿的对话。后来,队员们才知道,刘林境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妈妈生活,而现在妈妈也在外务工。
队员们在这里常常会收到孩子们自制的礼物,有时是一张写得歪歪扭扭的卡片,上面写着“谢谢帅帅的哥哥陪我们玩”,有时是一朵纸折的花,有时甚至只是一句悄悄话……胡雨婷在微博中写道:“孩子们的热情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每天能跟孩子们在一起同吃同住,一同游戏、传道授业是那么的让人向往,在志愿服务的同时,让自己的心灵不再喧哗,品味那片宁静。”
这里的环境虽然艰苦,但队员和孩子们却无比的欢乐。实践队员陪伴孩子们度过愉快的暑假,留守儿童的热情、活泼、乐观、坚韧也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湖北医药学院的同学们计划长期与天英留守儿童“希望家园”进行结对帮扶,让大手拉小手活动星火相传。
(本版所涉儿童均为化名)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40801/hbrb2406061.html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2014年8月1日 本网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