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大

首页 >> 媒体武大 >> 正文

生前热心生态环保 逝后捐献遗体角膜

【楚天都市报】武大老教授把光明留给大学新生

发布时间:2014-07-02 11:57 来源: 作者: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媛 周治涛 通讯员刘晓鸿 裴霓裳阅读:
A A A

 

图文:和观鸟爱好者在网湖观测天鹅

图为:胡鸿兴在雪地里观察越冬的候鸟

图为:胡鸿兴(中)在野外考察

神农架燕子垭洞壁上的短嘴金丝燕,今年没能等到那位匍匐在岩壁上与它们对视的老人;神秘而美丽的大九湖泥炭藓沼泽湿地上,曾经印在这里的足迹再也无法到达。

昨日上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综合手术室内,一片珍贵的角膜被移植给一名准大学生。这片角膜来自武汉大学鸟类学家、环保大使胡鸿兴教授——几天前,78岁的胡教授在汉病逝,家人遵照他的心愿,捐出了老人的遗体和角膜。

这位将毕生心血浇灌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上,将毕生所学无私传授给年轻学子的大学教授,在生命结束之际,又将光明留给了一名大学新生……

仅靠一只眼睛坚持学习

孝感学子等到角膜移植

右眼贴着纱布,手上打着点滴,19岁的王俊(化名)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当天上午,刚接受过角膜移植手术的他,正在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我相信我的大学生活定会是一片光明。”

如此渴望光明,是因为光明之于王俊曾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王俊来自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5岁时右眼不慎被公鸡啄伤,当时曾接受角膜清创缝合术,但术后发现角膜白斑逐渐形成。因右眼视力不好,王俊看书写字完全依靠左眼,学习非常吃力。更令他痛苦不堪的是,随着角膜白斑范围逐渐扩大,右眼球渐渐变成灰白色,这让王俊不敢抬头看人,课间时总是一个人孤独地低着头坐在座位上。

“虽然孩子嘴上没说,但我们知道眼睛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王俊的父母说,2012年他们曾带孩子到当地医院求治,医生建议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但同时告诉他们“角膜源需要等待”。

今年高考结束后,王俊的成绩预计能够进入三本学校。利用暑假时间,父母带着他来到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医生诊断结果是粘连性角膜白斑,视力仅0.03,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角膜移植,但是目前需要等待角膜源。

幸运的是,这次仅仅等了半个多月时间,王俊就得到了好消息,捐献者是一位“武汉的老教授”,这让他心中充满敬佩与感激:“大学期间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老教授的这份大爱。”

老教授捐献遗体和角膜

帮助两名患者恢复视力

这位“武汉的老教授”,就是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著名鸟类学家、湿地水禽专家胡鸿兴。

“父亲一生致力于生态环境的研究,为环保事业呕心沥血,捐献遗体是他认为自己为生态环境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对社会有用的事。”昨晚,胡老的女儿胡军告诉本报记者,老人是去年11月开始发病的,当时他刚从神农架考察回来不久,忙着做研究,开始感觉到身体有些不舒服,但他仍然一直坚持工作,直到今年2月初不适感加重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腹腔腹水,之后确诊为胃癌晚期。

“或许是因为他太投入工作而没有重视自己的身体,才导致未及时发现癌变。”据胡军介绍,胡教授于40年前曾经做过一次胃切除手术,多年来仅靠2/5的胃来维持生命。当时医生交代胡教授一定要注意生活和饮食规律,并要定期复查,但老人仍然坚持常年在野外考察,饮食极为不规律,经常饿着肚子步行好几个小时,1987年还曾因过度疲劳出现了一次胃出血……

今年6月12日,在胡教授住院期间,他老伴在武汉大学医学院为夫妻俩办理了捐献登记手续,自愿将遗体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会,同时还将眼角膜捐献给武汉红十字会爱尔眼库。6月23日晚8时41分,胡教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逝,并于当晚由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的医务人员摘取了角膜。在对角膜移植手术排队患者进行严格筛选后,最终确定了两名患者,除王俊外,另一名患有病毒性角膜炎的女性患者,已于前日接受移植手术。

生前曾经多次自筹资金

13次带学生穿越神农架

每年7月,参加胡鸿兴教授的“神农架科考队”,是很多武汉大学学生的梦想。不过今年怀揣这样愿望的武大学子,未能等到集结的通知。

据了解,从1999年至今,武汉大学神农架科考项目已坚持13次,只有两次因特殊原因中断。参加这个团队须经面试、答辩、体能测试等重重筛选,最终只有20名左右优秀学生能够如愿。据该校水利水电学院大三女生杨静介绍,组织这项活动每年约需5万元左右,全部是胡鸿兴教授自筹资金,不花学生1分钱。

“胡鸿兴教授总是头戴草帽,手提馒头和鸡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带领大家攀山越岭,采集动植物标本。”曾于2012年参加科考的地理信息专业毕业生陈世昶回忆说,早已退休的胡鸿兴教授,在荒郊野外健步如飞,让很多年轻的大学生都自愧不如,胡教授一直鼓励大家做科研要有胆量,一直强调考察要有务实的科学精神。

胡教授的执着与坚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近40年来,胡鸿兴发现鸟类新记录256种,查明中国特有物种金丝猴的现存量约500只,还在湖北龙感湖和沉湖发现了白鹳、黑鹳、白头鹤和白琵鹭的最大越冬种群,亲自设计并建立了两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数十年来他从未间断地跟踪研究候鸟种群动态,推动了相关区域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2003年古稀之年的胡鸿兴获得第6届“地球奖”,2004年被选为武汉市首届环保大使,2007年被评为湖北十大环保杰出人物……

奉献精神令学生感动

未了事业由后人传承

胡教授于日前去世并捐献遗体,曾经参加科考队的同学中,不少人已经知道这件事情并为之深深感动,但胡教授昨天实现角膜移植心愿一事,不少学生还并不知道。昨日,当从本报记者处获悉这个消息后,多名学生为老师实现心愿而感到欣慰。

“胡教授性情豁达,我们对老人的奉献精神十分敬佩。”刚从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毕业的李岱峰,2012年曾跟随胡鸿兴教授科考团队,深入神农架进行科考学习。“在学术上胡老师对我们严厉甚至苛刻,但是生活中对我们却是和蔼可亲”,他告诉记者,尽管自己已经离开武汉,但胡鸿兴教授去世后,他很快通过以前的科考队员知道了这个悲痛的消息。

“胡鸿兴教授热衷环保的精神是学校和学院的宝贵财富。”武汉大学资环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榕表示,胡鸿兴教授退而不休、坚持科研教学,是武大优秀专家学者的代表,他的离去是学院的巨大损失,而他对学科、学校和社会作出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他为之付出心血的“神农架科考队”,也将由年轻老师传承下去。

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40702/ctdsb2382071.html

(稿件来源:《楚天都市报》2014年72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