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大

首页 >> 媒体武大 >> 正文

【光明日报】“让世界级的技术在这里生根发芽”

——湖北倾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发布时间:2014-06-09 14:26 来源: 作者: 夏静 张晶阅读:
A A A

“1979年,国家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送我出去深造。现在学有所成,当然要回来做点儿什么。”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肇中说,在国外待了30多年,早就想回家了,恰好湖北蓬勃发展的光电子产业和优异的引才环境深深地吸引了他。2011年,他在荆楚大地上开始了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  

近年来,湖北通过不断优化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到鄂发展。这些“海归”们无论是选择自主创业,还是进高校、科研院所搞科研创新,心中都秉承着一个梦想,“让世界级的技术在这里生根发芽”。  

“游子返桑梓,正是最需时”  

“湖北的热情和诚意打动了我。”王肇中回忆,2011年,湖北人才工作代表团到法国专门拜访他,向他介绍了武汉光谷的情况,并承诺只要他去,就支持他1000万元的人才经费和1000万元的研发经费,居住、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也一并解决。“正好,我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做了22年纳米光电子的研究,这些积累可以帮助光谷的企业升级技术。”王肇中动心了。他给湖北省政府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到湖北,将所学贡献于此。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看到这封信后,专门作了批示,并写下一句诗,“游子返桑梓,正是最需时”。  

当年10月,王肇中正式签约华工科技,受聘为华工科技首席科学家、中国光谷高级科技顾问。怀抱着“让国内光电子产业在国际上有发言权、有市场地位”的理想,王肇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武汉光谷建设之中。由他负责开展的量子点激光器,属于10年以后的产品,目前国际上也只是刚刚起步。“要走到市场的前面去,主动去做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等到科研做成功了,产品出来了,市场也正逢其时,甚至领先大众市场,这样才会进入产业的良性循环。”  

和王肇中一样,留美博士钱正洪2009年归国担任宜昌东方微磁科技公司技术总监,主持完成GMR传感器系列产品研发,填补了国内磁电子器件产品空白,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好的GMR传感器之一。目前,宜昌高新区以钱正洪博士创业团队为核心,规划建设了一个5.4平方公里磁电子工业园。2015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千亿元磁电子产业,成为我国第一个磁电子产业基地和新的“中国磁谷”。  

为了引进更多像王肇中、钱正洪这样的人才,湖北通过举办“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组团出国拜访顶尖华人学者、在国外建立引才联络站等方式,引才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全省引进海外人才255人。“华创会”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确定为全国三大引智平台之一。  

用人才吸引人才 打造人才高地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湖北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大批“海归”,这些“海归”在鄂的成功又吸引了更多的“海归”。  

刘靖峰博士,在美国工作时就联合了两位中国留学生谢小彦及谭卫军一起研发智能芯片。2010年7月,刘靖峰回武汉创立联思普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的鼓励下,谢小彦、谭卫军也辞去了在美国硅谷的工作,来到光谷创业。如今,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力载波芯片项目已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2005年,经国际化学领域知名学者专家张绪穆教授鼎力推荐,年仅32岁的雷爱文教授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来到武汉大学,成为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绿色催化研究所的骨干教师。2010年,他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是当前国内外化学领域最活跃的研究团队之一。  

29岁的范犇在创办自己的环境节能环保新材料企业之余,还创办了“三牛学院”。他不但为国内学生提供全流程留学跟踪服务,还会向这些去美国的留学生介绍国内产业、行业、政策的变化,为其提供职业发展规划。范犇说:“我想帮助他们出去,再帮助他们回来,一起来打造湖北的人才高地。”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6/03/nw.D110000gmrb_20140603_1-03.htm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2014年6月3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