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大

首页 >> 媒体武大 >> 正文

【新民晚报】与时光不朽——纪念姚师梅镇先生百年诞辰

发布时间:2014-01-15 09:13 来源: 作者: 周汉民阅读:
A A A

时光荏苒,姚师谢世转眼20年余,每当北风呼啸大地冰封之际,在小区庭院中看到傲然怒放的梅花时就情不自禁想起姚师,想起他的高洁人品,淳厚为人和精湛学问。

1982年底,大学毕业之际,承蒙母校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器重,让我留校任教;而且特意把我安排在对外经济系国际商法教研室任职,但于我而言没有读过一天的法律,更遑论精深博大的国际商法学,困难重重,心中忐忑。天赐良机,转眼间1983年夏季,学校告诉我要去武汉大学法律系进修,师从誉满学界的姚梅镇教授,学习由其开创的国际经济法和国际投资法课程,这真是喜出望外的机缘,但又深感没有底子,恐有负重托。1983年暑气蒸腾的九月,我来到百年名校武汉大学开始随武大法律系1983级硕士研究生进修。当看到课程表上有姚教授亲自讲授的《国际经济法概论》,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第一次上课我早早来到教室急切地等待,不多时,一位瘦弱的长者慢慢走进教室,微微一笑,开始用他浓重的湖南话又夹杂着湖北口音讲授《国际经济法概论》。姚先生的专题讲座大致一周一讲,我必须使用浑身解数,抓紧听课以填补我在法学领域的无知和无识。因而我利用一切机会去旁听别的老师的课,不仅是研究生的课程还有本科生的。只要时间允许,就见缝插针。记得每周二次我去听兰老师给本科生讲授的《国际公法》,他那抑扬顿挫而充满激情的语调依然回绕在我的耳畔。听李双元教授的国际私法课程,让我体会到他的博学睿智,丝丝入扣。我听过何华辉教授的比较宪法课,听过马克昌教授的刑法课,更十分有幸听过中国国际私法学泰斗韩德培教授的专题讲座。在我心中武大是中国乃至世界我到过的大学中最美丽的之一,也是最神圣的学术殿堂之一。我每天在珞珈山和东湖畔匆匆而行,上坡下坡,往往从一处赶往另一处,从一个教室赶到另一教室,累得气喘吁吁,但是为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一切艰苦和辛劳都是值得的。姚先生授课的语调是平缓的,但其研究方式是立体的;作为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的研究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在穷尽许多重要观点和学界知名学者的不同见解后,又形成姚先生独特理论成果,这在中国法学界是不多见的。比如,他所提出的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从历史演进直到他本人见解的“五段论”,就是一个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的集大成者。更比如,他提出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五大分支的理论,在中国的法学界独树一帜,又被广为接受。对我本人此后的教学和科研,特别是专攻国际贸易法和国际经济组织法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为了真正学习和掌握姚先生国际经济法研究的基本脉络和起承转合,在武大进修期间,我每天抄写姚先生发表的所有论文。一方面由于当时复印费用很贵,但另一方面我抄写一遍恩师的文章等于是和他老人家进行了一次默默的交谈。我住的宿舍到法律系图书馆要走15分钟,且多是坡路,但我坚持一有空就到图书馆抄姚师的论文。我的努力终于感动了图书馆管理员,那位女的汪老师,她跟我说:“你带回去抄吧,但不能遗失和不还,每天一开馆就要还回来。”这对我是莫大的信任,可以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有时我能每天抄一万字,手上出了老茧,但心里有了姚师带来的光明。

时光匆匆而过,一学期的进修行将结束,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先生家,是为了辞行。那已是寒冬腊月时节,进门看到姚先生穿着厚厚的棉袄,在狭小的书房里端坐在一把旧藤椅上,座位旁放着一只小煤球炉取暖,此情此景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温润如玉,温暖如棉。每每想起姚先生我一刻也不能懈怠。回上海后跟姚师有几次通信往来,由于保存不当书信都遗失了;留给我的只是在上海外贸学院法学院的档案里至今可能还保存着的他给我的亲笔进修鉴定。一两年后听说姚先生独著的国际投资法荣获国家最高图书大奖,作为他的学生,我感到荣莫大焉。转眼间我大学从教已有31年,时至今日我在每年与所带教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首次见面时都要给他们一份国际经济法推荐书目清单和人生必读百部书的清单;其中位列在首的是姚师主编的《国际经济法概论》和《国际投资法》,它们仍然是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扛鼎之作。第一堂课我会给学生讲一讲心中的泰斗,其中就有姚师。20年前记得是在五月,姚先生谢世的噩耗传来,闻之不能自已。我向武大法学院发出了唁函,因为姚师永远是仰之弥高、专之弥坚的榜样。最近听说武汉大学已经揭幕姚师的铜像,他一定会召唤更多的学生追随中国法学艰难而又坚定的步伐。作为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和国际投资法学的开拓者,姚师的人品、道德、文章一定会有更好的继承、发扬和光大。珞珈苍苍,东湖泱泱;先生风骨,山高水长。

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4-01/14/content_28_1.htm

(稿件来源:《新民晚报2014114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