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主席台,不请政要。昨日,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在该校梅园小操场举行,别开生面的校庆模式,让现场万余名师生员工和校友耳目一新。
不设嘉宾席卡
没有特别邀请政要
昨日上午,珞珈山上,层林尽染,秋色满园。该校校庆庆典在修葺一新的梅园小操场举行,让不少校友称奇的是,现场未设主席台,仅留一发言席,嘉宾席也未设置席卡。
60级物理系校友,今年已74岁高龄的乔松,和30名同学回到母校参加校庆大会。这群老人中最年长的79岁,最远从深圳赶来。乔松拿着儿子送的Ipad,拍下同学相聚的一个个瞬间。他说,“收到邀请的时候特别感动,我们一直没忘记母校,事实上母校也没忘记我们!”
武大校庆办主任、副校长谢红星说,“校庆应该是校友的节日,我们向海内外校友发出了邀请,但没有特别邀请政府部门官员。即便有政府官员参加,也是以校友身份返校。”
校长致辞
担忧大学“同质化”倾向
校庆典礼致辞时,校长李晓红院士一改惯常做法,除了回顾武大120年的沧桑砥砺、薪火相传外,在讲话中特别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反思,博得师生校友的阵阵掌声。
李晓红在致辞时,描绘了梦想中的武大:一个水平一流的武大,一个环境优美的武大,一个精神卓越的武大。不过,他随后话锋一转说道:无可讳言,我们也绝不回避,今日的武大距离这一梦想还有不小的差距,许多深层次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刻反思。
他说,我们在为大学如今的地位和作用感到欣慰的同时,不得不为大学功利化倾向感到忧虑。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什么?是培养人才!但至今我们还没有完全形成研究型大学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我们不得不为中国大学的“同质化”倾向感到担心。我们现行治理结构是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学术自由发展为宗旨的核心理念?现行体制机制是否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提问,直击当今大学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发人深省。李晓红说,“我认为校庆讲话,不仅要梳理历史,细说成就,还应该反思差距,开创未来。”
请来诺奖得主
举办高端学术报告
昨日下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在武大新图书馆做报告。为听报告,大三学生李成玲提前一个小时到图书馆门前排队。
当天,该校还邀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皮萨里德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做报告,报告现场格外火爆。
类似的高端学术报告,武汉大学近一年来一共举行了120场。副校长谢红星介绍,一年前,武大决定打造“学术校庆”,邀请海内外相关学科一流专家学者作报告。除此之外,该校还面向武汉市民举办了10场公益性讲座,每月一场。
武大还组织精英学者赴欧洲、美洲等地开展“海外学术周”推广活动,让世界听到珞珈的声音。
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31130/ctdsb2217808.html
(稿件来源:《楚天都市报》2013年11月30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