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31年木牌坊。
图为:20世纪30年代校园全景。
图为:周恩来邓颖超在珞珈山会见埃德加·斯诺。
图为:老校长李达和学生在一起。
图为:20世纪70年代校园鸟瞰图。
卷首语
珞珈山上,木叶缤纷。
每一片树叶,都用自己的色彩和重量,迎来这个著名学府120周年华诞。
武汉大学——中国大学的天元。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武大有大楼,更有大师。
120年风云际会,春秋轮转,从晚清自强学堂的兴学救国,到当下遍布全球的桃李英华,一所大学的历史,也是一部浓缩的奋发图强的近代史。
樱顶夜月,遍洒东湖春水;
北斗光华,尽收众星余辉。
多难兴邦,科教兴国!在珞珈山,它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细节——
是一个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进行的实验,是一个个学子行走的脚步声中回响的沉思,是图书馆灯光下的文字和公式,是这座山上诉说不尽的人物风流。
百廿武大,风流珞珈。
2013
年11月21日
,在珞珈山南麓,修缮完毕的周恩来故居正式开放。著名的“十八栋”,成为武汉大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该校厚重的历史底蕴可窥一斑。
1893
年11月29日
,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自强学堂,这就是武汉大学的前身。此后的方言学堂、国立武昌高师、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和国立武汉大学顺时应势,不断调适办学理念,变革办学模式,与自强学堂一脉相承。
穿越世纪风云,武汉大学 120年薪火相传,新世纪里绽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风华
珞珈之魅
仿照西方高等教育模式开办的自强学堂开风气之先,一改中国传统书院“学不分专门”的旧习,进行分科教学,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913年,在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设备和师资基础上成立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首开新风实行男女同校,创设旁听生制度,废除学年制,采用学分制,初具现代学府之气象。
20世纪初的中国水深火热,在当时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就有武大师生活动的记载。出席党的一大的13位代表中,就有5人曾在武大学习和生活过;中共五大在武大附小召开;从珞珈山走出了陈潭秋、罗荣桓、伍修权等一大批革命先辈……可以说,百年武大的学运沉浮与民族复兴之路,与中华民族的国运兴衰和复兴大业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1928年,值得所有武大人铭记。这一年,在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的鼎力支持下,原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改建为国立武汉大学,这也是中国首批“国立大学”。在首任校长王世杰带领下,短短几年内,国立武汉大学得到迅速发展。
1938年3月,武大师生于民族危难之时踏上了艰难的西迁之路。乐山八年,战火连天,这时的武大坚守“明诚弘毅”的校训精神,秉承学术至上与教育救国的理念,虽为“流亡大学”,却保持着淳厚的学府气息,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院系调整中,武大调整为一所以文理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一些学科和学院从武大调整出去,充实组建了国内多所高校,促进了一批新学校的诞生和发展。
1953年至1964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达担任武大校长,强调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他也是武大历史上迄今为止任期最长的校长。
1958年
9月
12日
,毛泽东主席视察武大,武大成为毛主席一生视察过的两所大学之一。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武大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潮流。上世纪90年代,被国际权威期刊《科学》周刊列为中国最杰出大学之一。
世纪之交的2000年,武大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三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与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给这所古老的大学注入了新活力。
风物
珞珈之美
“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经数代武大人的努力,今日武大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
1928年,蔡元培提议并任命地质学家李四光担任“国立武汉大学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李四光选址东湖之滨的珞珈山,并开展规划和筹备工作。
关于珞珈山名字的由来,向来为武大人津津乐道。1928年秋,文学院首任院长闻一多以诗人特有的敏感和灵性,将原名罗家山(又名落驾山)更名为诗意盎然的“珞珈山”。
1929年10月,美国建筑师凯尔斯受聘担任新校舍建筑设计师。在规模宏大的校舍设计中,他的设计贯穿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思想,因山就势,高低错落,形成了一组气势宏大、布局精巧的建筑群,开当时建筑风格之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世纪以前,东湖一带尽为荒山秃岭。从武大定址珞珈山起,林学家叶雅各即着手规划校园,带领师生植树造林,半年植树达50万株,造林面积近2000亩。郭沫若曾在《洪波曲》中这样描述武汉大学:“武昌城外的武汉大学区域,应该算得是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吧。宏敞的校舍在珞珈山上,全部是西式建筑的白垩宫殿,山上有葱茏的林木,遍地有畅茂的花草……太平时分在这里读书,尤其教书的人,是有福了。”
如今的珞珈校园各类树木数十万株,绿化面积234万平方米,已形成具有丰富的植物群落、季相分明的植物景观。
风骨
珞珈之魂
大学之大,首先在于大学者、大学术。武大在各个发展时期,都拥有国内一流的学者,以教书为天职、以天下为己任、以学术为生命。尊重学者、崇尚学术,是百年武大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是数代珞珈学人不懈的追求。
早在自强学堂时期,就有辜鸿铭、汪康年等一批著名学者到学校任教,此后,重师资、重学者一直是武大的办学传统。国立武汉大学建校以来,求贤若渴,广揽人才,迅速吸引并集聚了一批阵容庞大的高水平学者群。抗战时期西迁乐山的武大,一时文豪名师云集,教授多时近120人。
以天下为己任是武大学者的价值追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武大学者主动关切并回应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肩负起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使命。査
全性
教授成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
陶德麟
教授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发出思想解放的先声;
马克昌
教授参与公审“四人帮”的辩护工作,揭开依法治国的新篇章;
韩德培
教授为宝钢与外企合同纠纷提供咨询意见,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
李崇淮
教授提出武汉经济“两通起飞”战略构想,获武汉市政府“一号嘉奖令”……时代发展的画卷,深刻烙上了“武汉大学”的印记。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代理校长刘树杞曾说过,学校学术的勃兴,大半系乎教授;而教授的聚集,也大半看学校的精神。120年来,无论在民族危难、国运凋敝之际,还是改革开放、国盛民强之时,一代代武大学人沉潜学术、探求真知,顶起了武大的脊梁,塑造了百年武大魂。
风采
珞珈之光
“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武昌珞珈山看一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胡适曾这样对一位来华的外国友人介绍。
自1928年成立至抗战爆发前,国立武汉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被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乐山时期的武大在极为恶劣的物质条件下,自强不息、弦歌不辍,赢得了“该校素以学术研究著称”的社会声誉。至1946年复校时,学校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并驾齐驱,跻身“中国四大名校”之列。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确认“武汉大学文理学士毕业生成绩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资格”。
改革开放以来,武大在全国高校率先举起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旗帜,实行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和插班生制等多项创新举措。当时深圳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该校则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圳”。
新时期以来,武大主动将科学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使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刻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实践中。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方重镇,学校编撰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在自然科学领域,武汉大学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载人航天工程、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武大确立了“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定位,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11年,进入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400强。在2013年5月公布的ESI全部22个学科中,武大11个学科进入世界排名前1%,位居内地高校前列。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历史悠远而激昂。从自强学堂的开风气之先,到国立武汉大学草创之初要担起文化中枢的责任,从西迁乐山时的教育报国,到改革初期首开高校教育改革之先河,再到近年来办学中的大胆探索,一代代武大人历尽坎坷、饱经沧桑,追寻心中的武大梦,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31128/hbrb2215540.html
(撰文:记者 文新 通讯员 吴江龙特刊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武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