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洪莉教授荣膺2022年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发布时间:2022-04-29 12:05 来源:第一临床学院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任艺萱)4月28日下午,2022年湖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座谈会在洪山礼堂召开,会上宣读了《关于表彰2022年湖北五一劳动奖和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的决定》。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洪莉教授荣膺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洪莉,现任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省名医工作室负责人,省盆底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长期从事妇科肿瘤、盆底重建、宫腹腔镜及手术机器人等微创手术,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妇科肿瘤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入选全省优秀女性科技创新人才,获省“科技创新源泉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奖等多项荣誉。


洪莉:手捧“玫瑰”,医者留香

“作为医生,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这是洪莉从医近30年来坚守的信条,更是医者坚定的初心。

洪莉从一名普通妇科医生成长为享誉全国的知名专家,一切收获源自背后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以拼搏完成超越自我的淬炼,她深耕在妇产医学领域的前沿阵地,坚持自主创新,带领团队破解难题壁垒,攻坚疑难重症的“洼地”“荒地”;以仁爱擎起生命的重量,她选择与患者携手并肩,共战病魔,施仁术与大爱温暖患者的心田,誓让“玫瑰”重绽绚丽。

凭借在妇科盆底领域及妇科肿瘤领域的深厚造诣与高尚德行,收获了无数女性患者的赞誉与信赖,被女性患者们亲切称为“手捧‘玫瑰’的女神”。

练就妙手,让生命“回春”

医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内,接连两台“最大的妇科肿瘤手术”正在进行中。坐在操作平台前,洪莉全神贯注凝视屏幕,双手协调灵活地通过操作手柄,控制机器人的4支机械臂。腹腔内血管相互交织,各器官间“荆棘丛生”,结构复杂,而洪莉操作灵巧的机器臂在狭小的空隙内灵活穿梭,做出分离、切割、电凝、缝合等操作:整个过程如“女红绣花”般行云流水,十分精准。

洪莉教授正在操作“达芬奇”进行手术

“妇科肿瘤手术因为创面大,范围广,术野周围血管及神经密布,像‘手术机器人’这么高端精密的仪器,一定要用到这样真正需要的病人身上,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恪守的原则。”洪莉说。

擅长治愈女性的洪莉总说,手术医生的一刀一剪都直接影响病人今后的生活。凭借这份对病人负责的初心,她刻苦训练着手术技能,练就一双“左右开弓”的妙手,怀揣匠心,不断攻克复杂病例。她在妇科微创之路上不断探索、屡破禁区,创新力破临床难题,收治无数其他医院不敢触及的复杂生殖道瘘、生殖道畸形等疑难杂症,为无数妇科疾病患者扫除疾病阴霾。

她敢为人先,将腹腔镜微创技术创新应用于更多妇科肿瘤手术,持续改进手术方式,攻克了许多过去被“定义”只能开腹操作的高难度手术,向中晚期子宫癌及卵巢癌发起总攻,探索出最优方案,系列创新成果不仅切实解决了患者痛苦,更尽可能为患者保持生理功能,维护女性尊严,让她们受益良多。

医者仁心,给患者关爱

生活中爱花,工作中护花,洪莉在兼具学科领军、教学领航、科研领路的重任下,这位坚持每天最少3台高难度手术,每年要做上千台手术的妇科医生说,“女人如花,需要呵护。让每一朵花健康、自由绽放,是作为妇科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每一个和病魔抗争的勇敢女性,都应该被奖励一朵大红花!”

给80岁以上的出院老太太戴上一朵大红花,是爱花的洪莉从当主任那年就定下的科室传统,“老人和我们医护一起挺过手术关,康复出院,对老人自己来说是重生,对医生来说也是鼓励。奖励一朵大红花,高高兴兴陪老人出院。”

每天两次查房是洪莉(中)坚持多年的习惯

洪莉特别赞同郎景和院士的一句话,“医生开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在她看来,“为病人着想”不是一句口号,它体现在工作的每个细节中。长期以来,门诊日,再多的患者她都坚持耐心认真接诊完,她给自己规划的中餐时间是14:00;手术日,沉潜用心,高标准保障每台手术的质量安全,延迟下班时间是常态;周末,各类学术交流、研讨会,总活跃着她的身影;手机不离线,急症手术逢场必到。哪怕是生活遇到困难事、烦心事,她也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问诊时的仔细倾听、诊断时的中肯果断、检查时的轻柔安慰,都是她对患者的仁爱之心。

同为女性,诊治妇科疑难杂症患者越多,共情产生的压力也随之越大。洪莉感怀同理心,始终将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在帮助、总是去安慰”的职责刻在心头,担在肩上。她先后获评2021年湖北省“魅力医生”、湖北省人民医院“医疗名家”、2019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公益先锋人物”、2017年度“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2018年第三季度“湖北暖医”等多项荣誉。

披肝沥胆,为抗疫冲锋

2019年12月,突遇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武汉人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一方面,大量新冠病人急需救治,医疗资源紧缺;另一方面,大量非新冠患者的疾病如恶性肿瘤,存在不能及时医治而发生次生危害的巨大风险,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在病毒危害不明确,病毒检测手段缺位,防护措施有限,病人数目迅猛攀升,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洪莉身先士卒,义无反顾地投入抗疫斗争,在新冠疫情初期冒着感染风险极大的生命危险为20多位饱受病痛折磨的晚期肿瘤病人进行了及时手术,重燃起她们对生命的期冀。

为了保障在疫情下妇科患者们的生命安全,作为科主任,她临危不惧,带领全科医护人员迅速学习,掌握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知识与技能,利用最短的时间在妇科病房里建立了缓冲区,细化流程事项,保证手术的正常安全开展,并坚持把科研做在前线,研究了疫情下妇产科的科室内运转流程,被国内外专业期刊争先转载发表。同时,她积极参与线上交流与国内外抗疫专家共同探讨相关经验,关切并提出了疫情形势下确保妇科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及时医治的基本权益的鲜明观点。

哺育桃李,引领科教创新

盆底功能障碍被称为女性“社交癌”。盆底重建手术是目前最有效、风险级别最高的四级手术。手术对医生技术要求非常高,由于进入人体过程中有一段无法直接看到的“盲区”,这要求医生对女性的盆底结构要有非常熟练的掌握,否则有可能穿刺到膀胱或大血管,引发大出血,严重影响手术安全性。

从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代“尿瘘专家”、科室的老主任田孝坤教授开始,医院妇科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其发病机制、提高诊治技术。洪莉接过旗帜,带领团队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将技术深研迈上新台阶。在深耕科研路上,洪莉团队首次发现并提出了机械力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影响,深入探究电刺激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具体治疗机制,并在水凝胶材料转化,卵巢癌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取得瞩目成果。

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参与国家“十四五”的重点临床项目研究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省市级科研项目12项,参与国家973项目1项。每年为数百名女性解除复杂盆底疾病的困扰,让许多反复修补失败的生殖道瘘病患者重拾人生尊严。系列研究成果《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体系》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全省盆底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促进了盆底疾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医疗”为一体的工作体系,带领团队深入武汉多个社区,为万余名中老年女性开展健康检查,为数千名饱受尿失禁困扰、陷入“社交癌”的中老年女性送去福音,为盆底疾病防控、守护女性身心健康播撒热情、奉献“她”力量。

洪莉(右一)给科室医生讲解注意事项

作为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她为国家培养硕博生40余人,不仅教授学生们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和关爱之心。她像一位母亲,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帮他们解决生活的难题和烦恼。是学生心中的“洪妈妈”。

用关爱温暖人心,用责任守护生命。从医以来,洪莉用医者的大爱与仁心呵护着女性患者的健康与幸福,用享誉杏林的“巧手”让无数病困枯萎的“玫瑰”重新绽放,温暖着别人,幸福着自己,用平凡工作践行着医者的使命担当。

(供图:人民医院 编辑:付晓歌)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