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毕业季】基础医学专业首批学子毕业,超9成继续深造

发布时间:2021-05-21 15:25 来源:基础医学院 阅读:
A A A

通讯员:赵成毅、刘馨、李璟扬

16人的班级共发表15篇SCI论文,揽获12.1万元奖学金,创造90%的考研成功率,涌现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武汉大学“珞珈十大风云学子”,13人全部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在五年的求学时光里,基础医学院首届基础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取得累累硕果。

从零开始,建好全新专业

“得知自己被调剂到基础医学专业时,整个人都是懵的。自己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也不知道未来的就业前景,老实说,一开始我们对这个专业没有多少信心。作为学院基础医学专业第一届本科生,面对全新的课程与培养模式,我们没有学姐学长的带领,全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摸索。回首来路,从无到有,我们与学院一同筚路蓝缕,探索如何将基础医学专业办的更好更强。“毕业生们如是说。

陌生的专业与空白的未来前景,让首次招生工作并不那么顺利,16名同学全是因为高考志愿调剂才来到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不稳定,学院没有相关的培养经验,为学院的培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学院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师资和教学条件,积极探索,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和导师制的“三化一制”培养模式。

“一对一”导师,激发科研热情

为了促进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培养科研兴趣,巩固专业思想,学院为他们进行了独立编班和小班教学,确保他们享有最好的教学和管理资源。在他们进校不久后,学院举办了导师见面会,为每位同学安排了博士生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他们从大一开始便享受研究生的待遇。

大家纷纷表示:“如果没有我的导师,我大一时可能就转专业了。导师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并对我进行全方位的科研训练和悉心指导,对我影响很大,我很感谢导师。”“在实验室,我和研究生师兄师姐一起接受系统性的科研训练和培养,包括文献阅读、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课题设计等,在导师的教育帮助下,我有幸得以快速成长,独立主持大创,并发表多篇论文”。

参加国际免疫学大会

参加第三届全国医学生创新创业论坛

协同育人,开拓国际视野

此外,学院还着力搭建校内与校外协同、国内与国外协同的培养平台,积极开拓学生的科研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组织他们前往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前往中山大学医学院全程参与2016级基础医学专业一周的理论与实验课程,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开展3个月的科室见习,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开展1个月的交流学习。不少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全国医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全国大学生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等国家级大赛,多次参加国际或国家级大型学术会议。在一次次实践与交流中,他们不断领略前沿科学,开阔眼界胸怀,逐渐加深了专业兴趣,也更加坚定了投身基础医学科研事业的决心。

五年里,他们共承担了17个大创项目,发表15篇SCI文章,其中5篇由他们担任一作或共同一作,最高影响因子达到11.059,刊登于SCI一区。

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在中山大学交流

全面发展,不断成长成才

他们的校园生活远不止“宿舍-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单调的三点一线,党团活动、志愿服务、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同学们积极参加武汉马拉松、中南导医、校园樱花节护花使者等志愿活动,以及足球比赛、十佳歌手大赛、武汉市共享单车社会实践调研等活动。通过聚餐、唱歌、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班级羽毛球比赛等活动,班级的氛围温馨和谐,凝聚力不断增强。

同学们勤奋好学,无一人挂科,成绩优良率超过90%,包揽了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于刚·宋晓奖学金、雷军奖学金等3项最高金额的奖学金,班级曾获评学校“先进班集体”。1名同学用自己的奖学金购买了两千元的学习课程,供实验室同学共同学习。班级的不断进步,每位同学的飞速成长,离不开他们自己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离不开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资源,也是学院“三化一制”培养模式的成功体现。

组织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

据悉,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基础医学院增设“基础医学”本科专业,致力于招收对科研有好奇心、愿意从事医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培养中国未来医学教育家与科学家。2020年,基础医学专业入选首批“强基计划”试点专业,未来将培养更多“厚基础、宽口径,懂临床、擅科研,能创新、敢引领”的基础医学领军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供图:2016级基础医学班 编辑:付晓歌)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