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刘振兴)3月15日下午,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开展了“导师下午茶”活动。
本次活动以“勇担使命,做有情怀的未来科学家”为主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高宁、辅导员张璐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宋保亮,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勤,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谢志雄、副书记秦正保、辅导员石蕾,以及两所高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共计200余人参加,活动由辅导员石蕾主持。
活动现场,宋保亮、高宁两位主讲人分别就生命科学学子在学习、科研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讲解,引导青年学生立足专业、潜心科研、勇担使命。
宋保亮以“停课不停学,本科生如何提升科研能力”为题,结合肺炎疫情背景下“停课不停学”的实际和生命科学的学科特点,就“如何在家学习生命科学”、“如何听学术报告和阅读文献”等问题与同学们深入交流。
宋保亮从网课学习、动手总结、深入理解、小组学习等具体方面给大家分享了实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从知识储备、文章结构、主线和细节等问题切入,以具体学术论文为例,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学术论文的结构及特点,引导大家掌握高效的文献阅读方法。
疫情发生以来,数以万计的医护工作者奋战一线,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科研攻关,宋保亮希望广大生命科学学子能够肩负使命,要克服惰性、珍惜时间、实事求是、心系苍生。
高宁通过自己的学术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要尝试不同的科研方向,寻找真正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特别强调要重点关注生物技术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他还通过如何运用关键词检索、如何吸收文章结论等问题分享了文献阅读的技巧和体会,引导大家更高效地阅读文献。在毕业选择问题上,他建议本科生在充分了解不同方向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提问同学代表梁绍波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就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提问,“有人认为国内生物学产业发展不景气导致学科受限,要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学科发展,也有人认为科学家不应该参与产业发展,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作为学生,在这期间除了努力学习,如何做到‘心系苍生’?”、“实验室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如何在做好科研的同时也能做好科普?”、“如何高效学习英文文献中的生物学专业词汇?”宋保亮、高宁两位主讲老师一一耐心解答。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近两个小时的交流学习,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如何科学有效地学习、科研,也更加懂得要将专业知识学习同国家、社会需要相结合,做好新时代的生命科学青年。
武汉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勤充分肯定了疫情背景下两所高校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开展的“导师下午茶”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既可以让同学们及时了解到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也让大家感受到非常时期高校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他介绍了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大学的疫情防控及学生培养工作,回顾了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悠久的交流、合作历史。
李勤对广大青年学子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抗“疫”斗争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进一步接受考验、承担使命;二是在抗“疫”过程中坚定制度自信,正确认识国家在抗“疫”过程中的各种努力;三是在抗“疫”中立下鸿鹄之志,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据了解,“导师下午茶”活动是“烛光导航工程”在生命科学学院的延伸和创新。早在2012年,学校在生命科学学院“烛光领航计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烛光导航工程”,组织优秀教师从学业、思想、就业等方面分小组指导帮扶学生,健全教师联系学生、关爱学生、培养学生的长效机制。疫情发生以来,生命科学学院“疫情防控”和“全员育人”两手抓,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勇担使命,科学报国,做有情怀的未来科学家。
(供图:余伟滨 编辑:相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