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邓莉萍)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美学家、中国实践美学及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华美学学会顾问、湖北省美学会名誉会长、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纲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日下午6点5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刘纲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3日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刘纲纪先生逝世后,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教育部原党组成员顾海良,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超良,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蒋昌忠,湖北省文化厅原厅长杜建国,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湖北大学校长谢红星,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邓长青、副主席马尚云、原主席周韶华,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唐小禾、副主席吴汉东,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徐本一,汝信、李泽厚、曾繁仁等著名学者,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等全体校领导,或发来唁电唁函、或敬献花圈花篮、或前往吊唁。
发来唁电唁函、敬献花圈花篮、前往吊唁、慰问家属的单位还有: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北省委教育工委、湖北省教育厅、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省安顺市政协、贵州省安顺市社科院、中共贵州省普定县委、普定县人民政府,中华美学学会、中国音乐美学学会、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北省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哲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哲学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四川大学哲学系、厦门大学哲学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美术学院、苏州大学哲学院、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贵州大学中文系、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等二十余所高校和兄弟院系。
刘道玉、齐民友、陶德麟、侯杰昌、刘经南、李健、胡德坤、骆郁廷等学校老领导,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於可训,学校党政职能部门和相关院系、科研机构、附属单位,陈东升、易中天、艾路明以及哲学学院1981级全体学生等校友也均以不同形式对刘纲纪先生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并敬献花圈。
3日上午,武昌殡仪馆天元厅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刘纲纪先生的遗体静卧于花丛中,鲜红的党旗覆于胸前。花圈和挽联布满了大厅四周,鲜花围绕的正面墙中央悬挂着刘纲纪先生的照片,两侧是“学贯中西古今艺术哲学开新路魂宗马列、行兼刚柔博厚实践本体立正基范铸学林”的挽联。校领导韩进、窦贤康、吴平、周叶中、赵雪梅、唐其柱,学校老领导刘道玉、刘经南、胡德坤、骆郁廷,湖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喻立平,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刘茂平,湖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马骏,贵州省普定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道俊等,艾路明、邓晓芒等校友以及来自兄弟院校的领导和师生代表、企业代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负责人、师生代表,刘纲纪先生的亲属、子女、生前友好及学生弟子等参加了告别仪式。
上午8时30分,刘纲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正式举行。仪式由韩进主持,窦贤康介绍了刘纲纪生平。大家在默哀之后,一一向先生鞠躬送别。
刘纲纪先生1933年1月17日出生于贵州省普定县号营村,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受时任武大校长李达亲自邀请至武汉大学哲学系从教至今;1956-1958年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美学;1963年任武汉大学哲学系讲师,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晋升为教授;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年被评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刘纲纪先生曾长期担任武汉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并先后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湖北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他出版了多部广有影响的学术论著,曾获中南五省优秀教育读物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2008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2010年入选湖北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
刘纲纪先生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国美学史、中国书画史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在诸多学术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与李泽厚并称美学界“北李南刘”。其主要著作有:《“六法”初步研究》《龚贤》《书法美学简论》《美学对话》《美学与哲学》《艺术哲学》《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刘勰》《<周易>美学》《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德国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中国书画、美术与美学》等10多部。他长期坚持主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被美学界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的重要代表,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艺术哲学》一书,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为指导的艺术哲学专著,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的艺术哲学体系。与李泽厚共同主编、并执笔撰写的《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填补了我国自“五四”以来没有一部系统的中国美学史的空白,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被认为是中国美学史的“开山之作”,是美学界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之一。《<周易>美学》被认为是《周易》美学研究的一大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他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美学应用于中国绘画基本理论“六法”及中国书法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还参加了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美学概论》的编写和定稿修改工作。
刘纲纪先生主持武汉大学美学学科工作50余载,为武汉大学美学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并一直处于国内学术的最前沿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刘纲纪先生还致力于中外学术交流,其著作在海内外产生了持续广泛的影响力。1999年,他应德国特里尔大学校长哈斯勒教授的邀请,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到该校讲学,其6万余字的演讲稿《德国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被特里尔大学以德文出版,并附录了其书画作品。他还应海德堡大学东亚美术史系主任雷德侯教授的邀请到该校讲学。
刘纲纪先生还十分注重艺术实践,他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和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收录了269幅书画作品的《刘纲纪书画集》出版,与此同时,“中国学术名家刘纲纪书画作品展”也在湖北美术学院举行,展出的150多幅精美的作品引起了观赏者的浓厚兴趣,他被誉为“思想家中的艺术家、艺术家中的思想家”。
刘纲纪先生治学严谨、学贯中西、胸怀天下、淡泊名利,在思想创见与教书育人上都获得了丰硕成果。在新中国培养的哲学家、美学家中,刘纲纪先生在以其“体大思精”的学术研究成果广受赞誉的同时,也因其对艺术的热忱和挚爱,使得他的哲学思想独到而深刻、鲜活而不刻板。刘纲纪先生还注重提携后进,培养了一批优秀学者,为我国哲学学科特别是美学及艺术学科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华美学学会、湖北省美学学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刘纲纪先生的一生,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利益无限忠诚的一生,是为我国美学事业不断开拓进取的一生。刘纲纪先生的逝世是武汉大学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美学界的重大损失。先生一生不断学习、探索、超越,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和发扬他的学术品德和敬业精神,为把武汉大学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摄影:金鑫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