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6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论坛第一场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应邀参与论坛。以下为演讲全文及与网友互动内容。
空间逐梦七十载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
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见面交流。我是搞空间物理学研究的,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空间物理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响应欧阳院士的号召,他讲科普和创新同等重要,我先做一点科普。
大家往往把空间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混淆,天体物理学研究的时间和空间的尺度比较大,它研究天体的状态、形态和演化规律的学科,空间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就相对比较小,它研究从地球的表面开始十公里到太阳表面这样一个区域。这个学科伴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开展而逐渐开展起来的,航天事业会为空间物理学提供探测的基础,基于这些探测基础之上进行空间物理学的研究,研究这样一个区间里面的现象及其发展的规律,反过来又能保证人类航天事业的安全。
谈到空间物理学首先要谈到的是赵九章先生,他是搞高空大气物理的,是两弹元勋,是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也是我们国家人造卫星事业奠基人之一,他开创了我们国家空间物理学的发展,空间物理学是基于观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带领中国最初的一批搞空间物理学的人从地基观测开始,奠定了我们国家最初空间物理学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党中央对科技的重视以及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发展,中国空间物理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几十年。这里面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才队伍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在空间物理学我们产生了7名院士和3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现在有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里,这就是中国未来空间物理学能够得以继续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
另外大家知道空间物理学实验学科,过去一段时间里面我们国家在空间探测有双星计划,这是和欧空局合作的,进行前沿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计划,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计划是子午工程,沿着120度经度布置大量无线电和光学设备,随着地球自转会对近地环境进行非常完整有效的探测。
我本人是1983年以当时宿州市第一名身份考入中国科技大学,1995年在法国完成了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我刚回国时和我的导师有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他的研究方向上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捷径,但是我的导师鼓励我,把在法国在雷达方面学习到的东西能够独立开展起来,我是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当选院士的材料里面的全部工作都是回国后做的。我工作的是临近空间这部分,大家习惯的是我们高空的几百公里,这里面是卫星的轨道,卫星可以探测,低流层以下大量的云、雨等物质,通过雷达可以探测,但是在20-120公里这个区间离我们远又不远,这个区域往往是我们到目前为止认识最薄弱的环节,道理在哪里呢?大气非常干净,里面没有示踪物,卫星不下来、气球上不去。
随着技术的发展,由于激光和雷达的发展,大家知道大气里面密度探测比较容易,只要激光回光就能完成了,但是大气密度很难完成,要测激光频率还不够,要测激光频率的漂移,激光频率的漂移为什么很难测呢?因为高空大气没有示踪物,大气运动是非常宽频的谱,达到几个GHZ的谱,大气运动对应的频率漂移大概是兆赫的量级和非常宽频的相比低两到三个量级。所以从非常宽频的信号里面把非常小的频移量检测出来是国际难题,经过长达十几年的努力,我们课题组顽强攻关建立起一套设备。
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强调高质量的发展,强调创新在科技里面的作用,随着过去研究水平的不断积累,我们开始尝试做一些国外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里面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是量子激光雷达,大家知道传统的激光雷达为了提高探测能力,要么增大外径的口径,要么提高激光能量,这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我们和潘建伟院士团队合作发掘不走传统道路,利用单光子上转换技术,用提高量子效率和压缩大气杂光影响消除噪声提高激光雷达的性能。
所以,采取这样的技术我们做出来的国际上首台量子激光雷达,比美国同类设备探测能力提高将近三个量级,这样做出来的雷达的好处在哪儿呢?就是它体积小、重量轻、系统稳定,而且我们由于可以大幅度压缩太阳噪声,过去激光雷达只能在晚上工作,我们现在不受白天和夜晚的限制,由于我们性噪比比较高,过去激光雷达很难在有云雨的情况下工作,现在我们都可以做到,采取这种技术的雷达将来可以放到飞机和卫星上进行机载和星载的实验。
二是子午工程二期马上要开始,这和一期相比,主要不是投资量有十几倍的增加,我觉得子午工程二期最大的贡献是在于在这样的计划里面,我们首次开始提出国外甚至于美国人没有的设备,比如核心设备之一,就是课题组马上在做的,要探测到500-1000公里大气状态,利用里面痕量的氦原子作为示踪,将建设出国际上第一台氦探测设备,对未来人造卫星安全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走过了光辉的70年,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科技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要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作为中生代的科学家的代表,我要继续带领我的团队完成我所承担的科研任务。
同时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我是武汉大学的校长,作为大学校长,我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甚至于说更重要的责任,就是把年轻人培养好,让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国家,通过我们中国一代又一代青年科学家的努力,一定能够把中国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上的科技强国。谢谢各位观众!
参与第一场论坛的嘉宾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乐;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五位院士结合自己的奋斗历程,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网友们给窦校长提了哪些问题?他又是如何回答的?
小雨99:请问院士,空间物理学研究实现从跟跑到并跑,我们科技领域怎么能够突破卡脖子的难题?
窦贤康:这个问题这两年国内谈了很多了,我相信我也很难有水平把它说得更好。但是我也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第一,我们在谈到卡脖子问题的时候,有一个观点肯定要明确一下。大家回想起来的话,卡脖子或者我们说是技术上的瓶颈,这不是现在才存在的,大家想一想,我们没有记忆,因为我是60年代出生的,而40年代或者50年代出生的应该都知道,洋火洋钉,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我们一点技术都没有的,那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领域成果其实很多很明显,我们过去卡脖子的东西更多。
那么卡脖子怎么解决它?从我的观念我是从事高等教育的,对我而言,要解决卡脖子问题,首要因素是要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要以更大的胸怀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只有青年人有水平、有干劲、有情怀的时候,靠他们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
第二,我们国家已经罗列了若干个卡脖子的东西,比如芯片、发动机、材料并去解决它,这是对的。但是大家知道,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干嘛呢?要加强我们国家基础研究的投入,对基础研究投入,一个是人,一个是政策,还有一个是氛围。我们照葫芦画瓢是可以把目前卡脖子的问题部分解决掉,但是基础研究跟不上去、搞不清楚,将来还会被新的技术卡脖子。
所以我的观点就两个,要解决中国的卡脖子问题:一要有定力,二要用时间。我们毕竟是大国,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只要我们有定力把人才队伍建设好,把基础研究做好,将来卡我们脖子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樱花城堡:我是今年考入武汉大学的一名新生,很激动能全程听完您的演讲。您是1995年回国的,所以我想让您分享一下当年留学的感受?另外作为今年演讲的唯一一位大学校长,您对我们有志将来从事科学探索的大学新生有什么寄语?
窦贤康:我是1989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现在想起来,当时得知我要出去留学的时候,那时候的想法是很朴素的,我第一感觉就是我父母把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培养大不容易,将来我可以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一点。到法国去以后感触很深,当时去北京机场我们要坐公共汽车,要转好几次,北京机场也没有几架飞机。第一天到巴黎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四环五环,看到小轿车,和现在的北京一样,车水马龙,红红的尾灯。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我们中国人这么多,我们这么勤奋、这么勤劳,为什么我们会比他们过得差这么多?所以那时候博士毕业以后,客观讲要想留在法国也是可以留下来的,去其他国家也是可以的,后来想想还是回国工作吧。
走过20多年,我在大学长期负责人才招聘工作,我就讲,钱学森这一代科学家,他们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中国来搞起“两弹一星”事业,给中华民族的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也挺好,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大学读书的,我们参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二三十年的全过程,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我不后悔,我没有想到当院士,也没有想到当校长,那时候就是想帮助大学干一些事情就足够了。我觉得中国要到2035年或者2050年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现在主要是靠你们。这就是给大学生的期望。
给新生这样一个寄语: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大国,少有的受到欺负的国家,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其他国家知识分子相比多了一份责任,就是强国的责任,这是其他国家知识分子没有的,只有中国人经历过那一份苦难,所以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强国的梦。现在年轻人生活在相对发达的社会,但是我还希望年轻人保持这样一种心态,一定要把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能够紧密结合在一块,这是第一条。
第二,我最近有机会给李克强总理当面汇报,结合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出现的一些变化,指出年轻人肯下功夫、刻苦专注的精神在减弱。我们要努力成为科技强国,在科技最核心、最难的地方,不下功夫、不专注,只是靠吹锣打鼓、快快乐乐是实现不了的。所以年轻人要有远大理想,要了解到科技的核心要素所在,专心,静下心来打好基础,这样才能为我们国家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作出年轻人应有的贡献。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 新华网 摄影:刘厦 本网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