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唐敏、张芳
“仔细看,左边是健康小鼠的肝脏,右边是脂肪肝模型小鼠的肝脏,大家认为区别在哪儿?”7月1日,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里,基础医学院院长、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李红良教授正在对两只小鼠进行解剖并讲解,学生们认真地围观,生怕漏掉了每一个细节。
这是第三学期的《现代医学与健康》通识课课堂,95%的在场学生都是非医学背景。
当日,李红良的授课内容是“脂肪肝与公众健康”。他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让大家体会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健康通识课。
医学通识课走进实验室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厚基础、跨学科、鼓励创新与冒尖”的教学理念,学校从今年开始实施“三学期制”,第三学期时间为6月23日至7月20日。
在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观察细胞状态
6月24日,《现代医学与健康》第一次通识课开讲。课程安排从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出发,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介绍肝脏代谢病理生理学及脂肪肝到肝癌的发展过程,促进大家对脂肪肝病的认识和保健。
课堂上95%以上都是非医学背景又对大健康知识求知若渴的学生们,怎样才能让大家听得进、听得懂?李红良在教学方法上动了脑筋。
“通识课不应该是简单地知识传授,而应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思考。”在上课前,李红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邀请学生上讲台“授课”,让他们当“老师”。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纷纷走上讲台讲解给大家听。
纸上得来终觉浅。7月1日第二次课时,李红良带领学生们走进模式动物研究所。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医学实验室,开了眼界了!”在动物房,同学们了解到了动物实验在疾病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动物模式研究平台,同学们观察小鼠解剖实验,了解小鼠不同的器官情况,对比脂肪肝与正常肝脏的区别;在病理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同学们通过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病理切片,了解不同疾病下的病理形态,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正在培养的活细胞的形态特征。
观看小鼠解剖
在科研平台参观、实践教学结束后,李红良将大家重新带回研究所会议室,让同学们结合实地观察谈收获,进一步观看系列健康小视频,并不断发问,引导学生思考。
灵活教学让学生耳目一新
“作为一位文科生,这次跨学科学习拓展了我对生命医学方面的认识,”来自哲学学院心理学专业的牟姿瑜坦言,如果不是选修了这门课,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这么近距离接触到活体解剖。“从书本上的图片转到了生动的实物,这次收获很大。更体会到了科研人员工作的不易。”
课前设问、主题讲述、现场互动、实地参观,多个环节,环环相扣,生动紧凑。“这样的通识课不同于平时的课堂,让我们受益匪浅!”参加通识课的同学们都表示,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灵活,素材引入新颖,让大家耳目一新。
“假如还只用以前授课的PPT,讲过于专业的医学知识,那无异于对他们‘念经’,非生物、医学的学生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理解授课的内容。”作为课程组负责人,李红良表示,对于非生物、医学背景的学生来说,只有让他们到实验室去了解,从感观上去接触,才能让大家对医学有更直观、更真切的认知,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病理学实验室了解石蜡包埋过程
同时,李红良希望,通识教育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不局限于教师“一站到底”的单向灌输,而应该鼓励师生教学互动,让学生亲临学科场景,“让他们了解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思维和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真正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优质教学资源与社会共享
从2019年起,为积极落实《武汉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武汉大学与中南民族大学签订了《武汉大学帮扶中南民族大学培养本科生项目合作协议书》,协议规定:“中南民族大学每年派遣不超过50名二年级或三年级本科生参加武汉大学第三学期学习”。这个第三学期,首批50名中南民族大学的交流生选修了我校开设的第三学期课程。
2018级中南民族大学交流生马菁梅选修了《现代医学与健康》,第一次上课后,她说:“我觉得讲很有趣,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叶和煌同学认为:“上课的几位老师都很专业、敬业,讲课有深度,感觉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据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老师反馈,学生们对第三学期课程评价很高,感觉受益匪浅。
今年,本科生院充分利用第三学期,组织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医学部等相关学院整合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资源,增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现代医学与健康》、《环境与社会发展》三门全新科技类通识教育课程。其中,《现代医学与健康》由基础医学院李红良、章晓联、陈璞以及口腔医学院张好建等学者分别讲授脂肪肝与公众健康、免疫与公众健康、干细胞与肿瘤生物学、组织工程与健康等内容,深受学生们好评。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