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王兴文)3月23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长江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长江经济带30人论坛暨长江经济带研究新书发布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来自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安徽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南昌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以及《光明日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改革》《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科技进步与对策》《学习与实践》《长江技术经济》《宏观质量研究》等报刊编辑与会。
论坛上,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教授、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院长胡艳教授、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文传浩教授、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杨仁发教授分别做主题报告。
成长春指出,为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更好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标长江经济带“五大关系”,重点推进落实加快推进沿江快速交通体系提档升级,提升跨域快速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推动沿江港航产能整合重组,提升黄金水道航运效益;完善流域联防联治机制,建设长江绿色交通保障体系。
胡艳认为,“中三角”与“长三角”地区不仅要在各自城市群内部实现创新合作,打造“中三角”、“长三角”创新高地,更要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两大城市群之间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共同打造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创新高地,整体参与全球竞争。
文传浩指出,重庆既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内陆经济开放高地,更是西部唯一直辖市,着眼全局来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就更加需要重庆在实现“两点”、“两地”、“两高”要求基础上不断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
杨仁发认为,在突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绿色导向作为基本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空间差异性,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促进各城市分工合作,实现资源互补与功能融合,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推动上中下游聚合发展。
会上还推介了两部长江经济带研究著作:《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8)》、《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此外,还举行了期刊编辑和作者交流会。
《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8)》是由武汉大学中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院、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长江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联合研创、出版的智库产品, 全书分为总报告、工业发展报告、服务业发展报告、其他专题报告、附录五大部分,共收录17份研究报告、5份附录材料,从多个维度、基于多种理论、采用多种方法系统评估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
《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一书围绕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重点任务,紧紧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深入探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功能区布局、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推进、全面开放格局构建,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建言献策。可为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高校研究区域经济学的教师及研究生的参考书目。
据悉,“长江经济带30人论坛”是我校发起的长江经济带研究的学者联盟,旨在搭建学术交流沟通平台,加强长江经济带学术研究和交流,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