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党员好故事】张沪寅:俯仰终宇宙 不乐复何如

发布时间:2018-08-28 08:33 来源:党委组织部、计算机学院 阅读:
A A A

人物简介:张沪寅,男,汉族,19622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计算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张沪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三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干好教学这个“良心活”,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践行三创教育理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201520162017年连续三年担任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武汉大学总教练,先后指导5支参赛团队摘得金奖,三获“先进集体奖”,成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敬业乐群

教师之乐莫过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课堂上严肃活泼,课堂下亦师亦友是张沪寅所有学生的共同感受。

多年来,他每年主讲本科、硕士、博士课程4门以上。在他看来,工科学生应把为人和为学有机结合起来。他主讲本科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管理》等课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得到学生极高的评价,每年都有外校教师慕名而来进修学习。他主讲硕士生《网络理论与工程》和博士生《网络计算》课程,注重结合科研最新成果,不断地用新知识、新内容、新观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学校每年的教学评价中,他都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他深知教学相长的道理,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横向课题项目30余项;先后主持湖北省高校教学研究、校级教改研究、研究生课改研究和实验开放等项目10项;发表SCI/EI/ISTP三大检索学术论文6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6篇,主编10本教材,完成湖北省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建设。2014年,他主编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教程》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3年和2015年,他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两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刚刚获得武汉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目前已申报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课堂之外,他喜欢与学生交流,他在微信中写道:在网络上写的东西越多,与学生换取的思想就越多,最终在指尖与键盘之间开启了心灵的一片广阔天地。”2013级硕士生周世超因专业方向问题中途转投张老师门下,张老师觉察到该生专业实践能力很强,但性格比较内向,甚至一度因个人问题产生厌学弃学情绪。有感于此,张老师单独与学生进行多次谈话,并在网上与他敞开心扉聊天,帮助他摆脱包袱、树立信心,继而从论文选题、信息检索、论文撰写与答辩全过程予以精心指导,最终使该生顺利毕业。在张老师的关心、推荐下,2016年该生已赴深圳市招商银行工作。

做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照顾急性阑尾炎开刀住院的博士生,资助被骗生活费的硕士生……截至2017年底,张沪寅老师已指导博士、硕士中有84人顺利毕业。2016年,他被博研会评为武汉大学第六届我心中的好导师

虚功实做

20089月,张沪寅成为计算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并工作至今。他认为,实验室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工作,要始终贯穿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这条主线,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他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积极配合分管院领导,克服工作复杂繁琐、人员结构老化的劣势,用人所长,虚功实做,很快确立了覆盖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四类型六环节实验教学体系和四层次管理体系,建立了网络工程实训平台、信息安全实训平台、硬件综合实验平台、物联网工程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在做好实验室整体规划、设备更新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他积极推动平台创新、实验育人创新工作。2012年,他申报获批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跻身全国首获该基地的25所学校。2014年,他抓住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请契机,精心准备、反复演练,从最初的不被看好到杀出重围,成为当年武汉大学唯一推荐申报单位,20151月,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功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43月,就在申报的关键时刻,他的父亲被查出直肠癌晚期。在父亲住院的两个半月时间内,他没有因父亲病重请一次假、落下一次讨论。直到父亲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认真组织硕士生进行论文答辩和组织申报材料。等到工作结束赶到医院,父亲已经昏迷不醒,于第二天凌晨去世,他没有和父亲说上最后一句话……

擦干眼泪,继续前行。在他的带领下,近几年实验教学中心先后获各类实践教学奖23项,获批各类教学研究项目22项、发表教学论文32篇,出版教材36部,自制实验设备及软件系统9种。2015年,他个人被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评为先进工作者。在2016年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会议评选中,计算机学院实践教学平台及资源建设获奖5项,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一。近五年来,计算机学院学生在国家重点支持的各类学科竞赛中斩获金奖或特等奖127项,张沪寅老师负责建设的实践教学平台功不可没。

金牌导师

20151021日,在吉林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闭幕式上,张沪寅以其带队成绩出色被选为指导教师代表发言。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张沪寅及其团队在总决赛现场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接见。

2015年,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他率队一路过关斩将,先以金奖4项、银奖4项、铜奖5项,总分名列湖北省第一,进而带领武汉大学3支团队从全国300支团队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金奖3项,为湖北省获得首届大赛全国总分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2016年,同样以他为总教练的武汉大学代表队再获金奖1项。2017年,又以总教练带领武汉大学又获金奖1项。自此,他以三届竞赛533铜、3个先进集体奖、三获“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的成绩,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金牌教练。201710月,被教育部选为全国首批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他说,之所以取得竞赛好成绩,是教师崇高使命的内在驱动,是长期教学底蕴的厚积薄发,是师生同心聚力的生动体现,更是学校创新创业沃土的润泽哺育。连续两年,从年初受命,到组建团队,从项目遴选、计划书的撰写、视频的制作、赛前演练到竞赛后勤,他都亲力亲为,并牺牲两年的暑假为队员进行专业指导,即使在生病发烧期间还坚守在比赛的第一线,受到了学生的信赖与好评。值得一提的是,他具体指导的星云引擎项目和“幻影重现”项目直面社会焦点问题,结合IT最新前沿技术,团队不仅收获了金奖,而且已经获得了投资,真正向创业进军。

金奖背后,是他三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教学科研之余,指导大学生业余科研工作,早已是他的工作常态。早在2008年,他指导的武汉大学代表队就曾获湖北省第七届互联网知识竞赛冠军(此竞赛没有全国比赛),这也是武汉大学参赛七届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多年来,他主动担任班级科研导师,帮助学生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参加科研立项,接收推免研究生提前进入自己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逐步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及时挖掘、培育典型学生和项目,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打好基础。

他说,带领学生做科研,教师也能从充满朝气和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身上发现新的闪光点,促进以后的科研认识和思路创新。在他的指导下,2012级弘毅班本科生陈钱远通过两年项目实践训练,大四时获得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并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2013级学生周田晨在大三就参加项目研究,后来被美国爱荷华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博学切问,所以广知;恭俭谦约,所以自守。他就是我们的张老师。”2014级硕士生吴超如是说。

(编辑:陈丽霞)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