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楚罗是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3年)、武汉大学师德标兵,兼任湖北省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曾于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2003年获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和湖北省青年科技奖,2008年和2015年先后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杨楚罗(中)与他的学生们
科研:不断创新
杨楚罗多年来专注于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方面的研究,近几年发表了影响因子大于3.0的SCI学术论文150余篇,SCI论文他引近6000次,h因子为41,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课题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
多年来,杨楚罗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瞄准世界一流,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他发展的一系列兼具双极载流子传输性能、高能隙及优良热稳定性的有机主体材料,已成为国际上代表性的有机主体材料体系,构筑的各种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效率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上的最高水平。他主持完成的“有机电致发光主体材料的分子设计、性能调控及器件构筑”获2015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7年1月6日,化学与材料领域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IF=18.96)在线发表了杨楚罗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团队利用“侧链工程”构筑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并实现了首个基于TADF(热激活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敏化的TADF聚合物原型器件,获得了国际公认的突破性进展。
教学:严谨细致
作为博士生导师,他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科研意识和良好的科研习惯。每天到实验室和学生交流实验进展、每周例行的课题组组会,是杨楚罗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深夜,杨楚罗的办公室总是灯火通明,为了学生论文中一个词的用法是否妥当、实验中某个方法是否合理,他都要仔细把关,尽量让学生少走弯路。有时,杨楚罗甚至会通宵批改论文。
在课题组组会上,杨楚罗总是强调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才,除了科研工作出色之外,品质和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拥有良好的品质才可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杨楚罗还通过每周的PPT展示来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锻炼,督促学生勤于动脑思考,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至今,杨楚罗的部分学生已经在国内十几所高校和机构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如李昊现任职浙江大学教授;陶友田是江苏省特聘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部分学生在产业界也开始独挡一面。
杨楚罗热爱教学,已担任学院本科生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的教学近十五年,《有机化学》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他每年所带的班级有80人左右,他几乎都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杨楚罗这种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很多学子,不少学生因为他而喜欢上有机化学,甚至以此作为终身的事业。例如2012届本科生甘霈受杨楚罗影响,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就选择了有机化学。
育人:亲和有加
杨楚罗对待学生总是一视同仁、亲和有加,总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他都细心询问、关怀备至,让课题组的学生在实验室总有一种家的温暖。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杨楚罗会买来西瓜,让大家解渴降暑;在学生遇到调动宿舍的困难时,他会及时出现,给予帮助;在学生意外受伤时,他总是及时送去关怀与慰问;在学生工作到太晚时,他又会及时催促其回寝室休息;在毕业生面临择业犹豫不决时,他总能给出正确的建议与指导。学生们都知道,每一次在校园里与老师偶遇,老师都不忘和学生寒暄几句,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
杨楚罗总是跟学生们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课题组常常组织体育运动杨楚罗也积极和学生打成一片、踊跃参与。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杨楚罗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导师,更是一位睿智的长辈和一名散发着正能量的好友。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