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弘毅学堂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教育报】武大本科教育“精装样板房”探秘

发布时间:2018-05-21 17:03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作者: 肖珊阅读:
A A A

作者:肖珊

419日,师生午餐会。与学生边吃盒饭边聊天的两位教授,是国际跨学科领域的两位顶尖学者——来自美国莱斯大学的内奥米·J·哈拉斯和彼得·诺兰德教授。

师生午餐会是武汉大学弘毅学堂的定例。午餐会的形式很朴素:在会议室或者教室,简单的盒饭和水,学生和教授们聊科研、著作、生活,也会穿插一些小段子。诸如这种促进学生和教授交流的日常设计,在弘毅学堂十分普遍。

2009年,武汉大学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2010年成立弘毅学堂,从学生选拔到培养方案均实行特殊政策。

弘毅学堂是武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试验区、书院式学术社区前哨站。弘毅二字,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学校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亦含此一词,寄望学生抱负远大,坚强刚毅。


特殊培养方案

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

弘毅班的日常是这样的:春天去东湖绿道骑行拍照晒朋友圈、圣诞夜去听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假期由导师带着去知名实验室和企业游学、大三以后到国外名校和科研机构交流访学……这种集诗意远方于一体的大学生活背后,是颇费苦心的探索和尝试。

▲学生上课外实践课

弘毅学堂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国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7个班级,小班教学,每个班20人左右。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的民族精神、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人格健全、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国家脊梁和领军人才。

截至20179月,弘毅学堂已有四届毕业生,共培养450余名学生。其中,继续攻读研究生的人数连续保持在95%以上,升学去向包括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伯克利加州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

弘毅班倡导把时间还给学生,我们不必要花大量时间去记忆、刷题和备考。与普通本科班的150多个学分相比,弘毅班学分压缩至130个左右,物理班2017届毕业生上官俊怡的体会是,学分少不意味着压力小,更多时间用于探讨模糊和难懂的知识点,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学生来说,学习是为了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弘毅学堂院长、物理学教授石兢证实了上官俊怡的感受。充分发挥学校综合性大学优势,以一流的教师、较高的师生比、活跃的学术氛围、自由的学术风气、浓厚的科研环境浸润学生,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逐渐实现对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未然全过程的升华。

在深入调研国外名校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的基础上,弘毅学堂深入推进体制创新与教育教学改革:学什么——博雅教育,怎么学——研究性学习。几年来,逐步形成了具有显著特色的培养模式,即:博雅与前瞻性的课程体系、探究式与学习型学习模式相结合。

为什么牛顿三大定律没有第零和第四定律,狭义相对论的来龙去脉,从电磁基本现象到麦克斯韦方程组,黑体辐射与量子理论起源……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消化原始经典论文,帮助学生从源头建构知识体系。

日本近代著名儿科医生松田曾经说过:对幼儿来说,让他学会自己吃饭,比让他多吃半碗饭重要得多!原始论文导读课老师刘觉平教授介绍初衷,对本科生来说,阅读相关的原始文献是极有益处的,处在雏形中的科学最容易被消化。


书院式社区

最强师资全程深度陪伴

什么是热学?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怎么来的?宇宙运行、物质运动的研究是否有规律可循?弘毅学堂物理班本学期的热学课,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窦贤康授课。

▲校长窦贤康讲授专业基础课

窦校长讲得很好,全部板书,用非常简单的数学推导,把晦涩的公式剖析得很透彻,他引入的物理科学前沿知识对我也很有帮助。学生陈子言说。

弘毅学堂平均投入近10万元对每个学生进行培养,教师队伍结构为首席教授教学团队科研导师学业导师(班主任),是名副其实的名师办班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深度陪伴。这两类导师都由对培养学生有热情的著名教授、学科带头人、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学者担任。

在科研导师的课题组,一、二年级同学强调的是基础性与趣味性;大三后,在课题组里要从事前沿课题研究,至少参与一个独立课题的全部研究过程,每学期初有开题报告,学期中有小结,学期末有总结,结题时有答辩。不要求一定有重大成果,重在探索的过程。

王树泽从物理班毕业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直博。大三时,王树泽进入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的课题组。徐红星让他每天做化学反应实验,王树泽不解,我将来想从事偏物理的科研,做化学合成太无趣了,只用化学方程式算好质量然后重复做就行了。

徐红星问他:你炒过菜吗,炒菜放盐吗?徐红星解释:纳米实验中,化学技术很重要,样品的制备处理都要用到化学,就像炒菜要放盐一样。这是王树泽做跨学科研究的第一课,是一堂生动的启蒙课。

2010年至2017年,弘毅学堂作为本科生院下设的一个办公室运行,学生学籍在相关学科学院,弘毅学堂办公室和学院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和管理等工作。20169月起,弘毅学堂开始按理科试验班大类招生,学生学籍归口弘毅学堂,并开始探索跨学院大理科培养模式以及以梅园为基地的书院式学术社区建设。

我们培养的人才将来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以外的东西。石兢认为,学院与书院好比学生的父亲和母亲,优秀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会相互补位共同发展。

优质师资的全程深度陪伴,不仅传授了有形的专业知识与科研方法,导师们还以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以师德师风感召着学生,以民族情怀引领着学生。


育人育才融合

培养德艺双修有志青年

将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相互融合,是弘毅学堂的一大特色。弘毅学堂的学生们,身上具有四个共性。

▲师生融融

共性之一:自主学习。国学班是唯一的文科班,课程内容以中国古典文献和相关研究方法论为主,老师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开读书会,如《左传》《尔雅》等,学生跟着硕、博士师兄师姐研修经典。理科班的实验课程中,老师去掉完整方案仅给题目,由学生确定方案与步骤,独立完成实验过程。

共性之二:强调搭配。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合理搭配,让学生的课上课下生活组成协和的交响乐,形成不同学科之间、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之间、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之间的搭配。

共性之三:全面发展。弘毅学堂是非典型学霸养成所,书呆子是待不下去的。这里的学生阳光开朗,会学会玩,第一身份是学霸,第二身份各种各样。如数理经济和数理金融班的毕业生王子伟,目前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经济学博士,曾是风靡全校的校园十佳歌手,拿过全国原创音乐大奖,常以表演嘉宾、评委等身份出席校内外各种文艺活动。

共性之四:严谨求实。对弘毅学堂的毕业生来说,漂亮的成绩单,只是小小的阶段性成果。他们深知,今后从事相关学科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任重道远。学术并非一日之功,没有基本功何谈学术。像数学这样的学科,至少十年才敢谈入门而已。所谓寻出路只是希求将来早入数学之门。数学班的余红杰说。

弘毅学堂就像一个自在的生命体,蕴含着独一无二的精神和气质。在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下,她所能够影响和传承给我的不仅是读书求知、终身学习的成才之道,更是人文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德行情怀的塑造完善。已被保研至北京大学的准毕业生豆柏文说。

弘毅学堂是学校本科教育的精装修样板房,我们从中获得的经验将普及到全校本科教育中,努力创立中国特色高等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石兢坦言,这是学校建设弘毅学堂的初心和使命。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5/21/content_499523.htm?div=-1

(稿件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521日第5 本网编辑:周丽园)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