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校庆寄语】初心不忘,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17-11-29 09:41 来源:党委宣传部、人事部、校友事务与发展联络处 阅读:
A A A

追求世界级大学是武大建校的初心,尊重一流人才、作育一流人才是武大坚守的正道,武大建校124周年恰逢“人才强校年”,今年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新增2个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群体,重大人才项目均列全国高校前6,杰青、优青第6,杰青、优青均创历史最好成绩。在这些国内最重要的人才计划里,学校都取得重要突破,也彰显了武汉大学建设“双一流”的意志与行动。

今天是武汉大学建校124周年校庆日,学校部分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青年学者和校友写下了美好的祝福,向学校124周年校庆献礼。

张俐娜(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深秋银杏叶落,为百年珞珈学子路撒下一片金黄; 珞珈山上,武汉大学师生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迈向“双一流”。值此124周年校庆之际,我们天然高分子团队将为促进我国绿色发展和推进我校进入国际一流学科贡献更大力量。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珞珈山不高,永铭高山风范,仙人风骨,哺育莘莘学子,厚德载物,仁爱慈四海;东湖水非深,长显大江气象,神龙气运,滋养代代名师,自强不息,智慧润五洲。

胡德坤(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名誉院长、历史学院教授):高校要得到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潮流,跟上时代步伐。武汉大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124年的办学历史上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而不断由小变大。即是说,现在的武大办学规模已经“大了”,但还没有“强了”。在新时代我校的奋斗目标就是建成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大学,让“武大大了”变成“武大强了”,这是几代武大人的“武大梦”。我相信,全校师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乘十九大东风,擼起袖子真干实干,就一定实现“武大强了”的“武大梦”。

於可训(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文学院教授):今年是武汉大学建校124周年。这个数字,引发了我的一些联想。我们新近有一个奋斗目标,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不能没有大师,也不能没有大楼。大师、大楼,是人和物的两极。今年,学校外出延揽人才,又建起了几栋大楼。文理、信息、工学、医学四部,雄踞四方。有两极驱动,四部发力,朝着一个方向,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谨以这点愿景,迎接母校124周年校庆。

夏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进了新时代。在这个光荣与梦想的年代,武汉大学迎来了建校124周年。百年名校,桃李芬芳,沧桑巨变,铸就辉煌。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武大是我永远的骄傲,母校是我受益终身的地方,作为武大的一名教师,我深感自豪。

百年名校,百年树人。新时代,新思想,开启了武汉大学腾飞的新征程。衷心祝愿武汉大学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求实创新,开拓进取,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步伐,奋力谱写未来更加绚丽的新篇章。也寄希望武大的青年才俊更加发愤图强,在科研战线上不甘寂寞与平凡,潜心钻研,创造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满腔的热情和智慧。

徐红星(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我热爱武汉大学,它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美丽的校园环境,对我的创造性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哺育了我并滋养着我。我们的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我很认同这八个字,它与我的内心是契合的,潜移默化地激励着我。我的工作氛围很好,这里自由宽松并且积极向上,令我的工作非常愉快,有热情、有激情,可以产生好的学术思想。我感谢在我人生中、在我求学历程中,老师们和学校对我的培养。

陈文新(文学院教授):

东湖水远,珞珈山长,南有嘉木,橘绿橙黄。

李红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基础医学院教授):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我校正站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高度,铺就人才成长的高速路,凝聚人才发展的新动力。通过人才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带动学科专业的长足发展。124年春华秋实,124载桃李芬芳;让我们携手共筑新型人才高地,并肩共创武大精彩华章!

杨必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适宜的土壤、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协作与良好的管理机制。得益于人才强校战略的助力,我有幸入选201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将一如既往秉承踏实的作风,砥砺前行,为校庆增光,为武大添彩。

蓝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明人才是大学发展最关键的元素。学校提出今年是人才强校年,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成效显著,在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走过124周年的皇皇武大,素有礼才敬贤的优良传统。作为武大的一员,我欣喜地看到,这一传统正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中更加发扬光大!

吴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武大百年发展历程表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投入力度等举措进一步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促进了教师队伍质量和结构的优化。同时,我们也需要建立更加灵活的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等,快速地把教师队伍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进行对接。

刘先林(中国工程院院士、1958级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校友):我在大学学的是航空摄影测量,至今还记得实习期间,每天扛着红白相间的测绘杆跑到山上测图,在荒郊野岭作业。那时候我国不仅测量仪器落后,学科发展也非常落后。现在,武汉大学进入了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测绘学科领先一步,已经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在一些知名排行榜上,遥感学科排在世界第一位。我为母校取得的可喜成绩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祝愿武汉大学的明天越来越辉煌!

周旭洲(宇业集团董事长、1978级图书馆学专业校友):在武大的七年,是我人生的新起点,也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积攒了改变我一生的知识、信念和力量。母校和校友给予了我浓郁的师生谊、校友情和金子般的荣誉和骄傲!武大是“珈”,校友有缘,我愿竭尽努力,别无旁鹭,尽我余生回馈母校!祝愿母校人才兴校、越来越强!

陈东升(泰康集团董事长兼CEO、1979级经济系校友):在社会赋予我众多的社会身份里,我最钟情也最看重的始终都是“武大校友”!回首过去,武大精神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展望未来,与母校携手同行是我作为一个校友最大的荣幸与心愿!母校生日之际,衷心祝愿母校越来越好!

毛振华(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1979级经济系校友):从普通校友到校友工作积极分子,一路走来,母校都是我毕生最牵挂和最热爱的地方!母校生日之际,向母校散发出的人文精神、大学精神致以感恩的敬礼!愿母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早日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大梦”!

毛明(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中国陆战之王99A主战坦克总师、1979级机械系校友):值此母校124周年华诞之际,祝愿母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祝愿母校培养出更多抱负远大、本领超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一流人才,祝愿母校在科技创新、强国强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再创佳绩!

雷军(小米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1987级计算机系校友):母校赋予了我知识、勇气和决心,我从这里开始了创新、创业和创造。珞珈山,是一方播种梦想的沃土,她让每一个武大学子都能相信坚持梦想的力量!不管学子走多远,到这里就是“珈”乡。母校生日之际,衷心祝福母校生日快乐!

文字整理:李霄鹍、杨欣欣、吴江龙、肖珊、邓倩、黄楚安、杨旭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