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初步总结“一带一路”跨文化主义共识

第九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在武大召开

发布时间:2017-11-27 16:08 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阅读:
A A A

本网讯(通讯员肖珺)第九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简称ICIC2017)于11月24-26日在武汉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一带一路、多元文化主义与跨文化传播”。 17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在14场论坛中贡献了最新的成果、展开了充分的对话,在此基础上,会议召集人总结出《“一带一路”的跨文化主义共识》。这是我校第8次举办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副校长李斐出席会议并致辞。

此次会议共收录论文来源广泛,其中既包括马来西亚、尼日利亚、斯里兰卡、泰国、巴基斯坦、新加坡、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和中国等10个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作品,还包括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典、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的研究成果。

围绕会议主题,此次议题涵盖:全球视野中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与研究;“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的思维与策略;跨文化传播与多元文化实践;跨文化传播的文化精神与社会互动;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实践;媒介表征与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传播主体、话语与效果;“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解读;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中国探索;“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中的品牌与修辞;多元文化命运共同体研究;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一带一路”与中亚文化传播;“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传播路径思考。

以与会学者们的观点为基础,会议召集人初步总结出《“一带一路”的跨文化主义共识》,主要包括六点内容:

共识1:多元文化主义必须以“交流”为中心加以修正和重构,才能作为“一带一路”的跨文化传播基础。

共识2:“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实践要从中国文化内部寻找族群间交流的智慧与方法,并与其它文化圈的交流智慧融通,才能拥有民心相通的可能性

共识3:“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需要面向更多元、更地方、更细分的文化单元,认识理解的效度与限度,在语境化中丰富文化间的理解

共识4:“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话语建构需要更多地呈现开放性、包容性、互补性,亦即超文化间的道德实践能力。

共识5:“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需要建构主体间性、文化间性、平等权力的基本原则。

共识6:“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中的多元文化主义实践有可能创造文化互动与创新的人类新知。

与会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试图超越全球化局限而勾勒的、连通65个沿线国家和其他国家的美好画卷,它给人类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和实践路径。“一带一路”倡议中包含着丰富的跨文化传播理念:“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民心相通”,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带着面向人类社会的使命感,正在探索面向多元文化实践的新道路。而在探索的过程中,人类社会需要共同思考如何通过跨文化的对话、理解来认知、解构和重塑我们的经验和意义世界,需要坚持国家间和文化内部以及国家、文化之间的平等,将人类文明的历史视为一个互动的、创造性转型的跨文化过程。

会议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介绍说,上述共识源于ICIC2017所有作品提供的智慧,这既是我们的初步结论,也是我们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崭新出发点。

据悉,武汉大学举办的“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是该领域国内最知名的会议之一,会议源于中法高校自2003年以来的合作,会议成果已形成中、法、英3种语言的9本专著,成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学术平台。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河北大学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联盟共同主办。

(编辑:李霄鹍)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