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文明花开珞珈山 同心掬得满庭芳

我校喜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发布时间:2017-11-19 16:02 来源:党委宣传部 阅读:
A A A

通讯员:张然

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参加大会的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和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向全体代表表示热烈的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再立新功、作出表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王沪宁,以及丁薛祥、刘延东、黄坤明等参加会见并出席表彰大会。

武汉大学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受邀参加表彰大会。全国共有39所高校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其中包括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5所“双一流”高校。

文明花开珞珈山,同心掬得满庭芳。武汉大学以2015年获评全国文明单位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校党委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强化,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让昂扬向上成为珞珈山的主旋律

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与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提升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以“强主力、聚合力、出实招、求实效”为思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高擎马克思主义旗帜。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纳入“世界一流学科(群)创建计划”,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地位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十八大以来,学校领导和专家在“三报两刊”等发表相关理论文章300余篇。近三年来,在校内外作理论宣讲报告千余场,坚持不懈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让立德树人成为普遍的教育自觉

锻造优良师德师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构建师德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编纂并全员发放《武汉大学教师手册》,进一步弘扬《师德铭》文化。严格实施“学术不端零容忍”“师德一票否决制”。深入实施“百年名师文化工程”,努力锻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教师队伍。

实施“烛光导航工程”。由教师与学生结对,从学业、品行、就业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程导航”。已经实现学生的全员覆盖。学校现有教师3700多人,其中已任烛光导航师的有2282人,占62%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渐成自觉。20156月推出的“深夜护学”服务,为晚上11点后单独回寝室的女生提供护送服务,引发媒体和社会公众普遍“点赞”。

 

让优秀文化成为涵养文明的沃土

实施红色文化工程。学校通过发掘、整理、开发和利用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彰显校园红色意蕴;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利用重大历史事件,讲好珞珈故事,传递红色能量。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2016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分别以“找寻一所大学的抗战记忆”重走长征路,共筑珞珈魂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有影响的活动。

深化博物馆育人工作。积极构建博物馆育人体系,着力打造历史(校史馆、十八栋历史文化教育基地)、自然(动物标本馆、南极科考馆)和艺术(万林艺术博物馆)三大“博物馆群落”,所有博物馆资源免费向师生和社会公众开放,已成为文化育人重要平台。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策划并举办“典藏珞珈”“校园歌曲三十年音乐盛典”“珞珈书乡  朗读年华”等活动,荣获“湖北省十大书香校园”“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持续开展“樱花笔会竞风流”“楚歌汉服端午祭”“江城五月落梅花”“人文之巅释菜礼”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体认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活色生香”获首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大示范项目”。

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友文化。激发母校情怀和校友意识,健全全球校友网络,凝聚全球校友力量,锻造“珞珈诗派”“微爱珞珈”“让爱回珈”等特色校友文化品牌。校友捐赠连续三年居全国高校前三。在“百万大学生资智回汉”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武大校友签约项目总金额达到3253亿元。

 

让每位师生成为践行美德的主体

传递校园微感动。深入开展“点赞身边好人,讲好珞珈故事”活动,通过全媒体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传递身边微感动,传播校园微故事,引领校园新风尚,激发校园正能量。截至目前,该项活动已持续三年,共点赞身边好人100余位。入选教育部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获2017年湖北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先进典型层出不穷。继涌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桂希恩、“全国道德模范”黄来女、“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赵小亭、“民族团结进步楷模”杨昌林之后,又涌现了2015年荆楚楷模年度人物“最美科技人”于丹、2016年荆楚楷模年度人物“最美大学教师”余功茂、“农田院士”朱英国、“同上一门课”的六院士团队等先进典型。

人人争做志愿者。2016年统计显示,学校新注册志愿者4502人,志愿中国在籍注册志愿者8549人,总志愿服务时长10万小时。锻造“大山里的魔法教育”“小亭志愿服务总队”等志愿服务品牌。smile服务队“漫微笑”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微爱珞珈”项目,通过小额捐赠,汇集师生大爱,两年来,参与师生达15000人次,捐赠总额340多万,惠及学生3000多人。20多年来,150多名志愿者接力为盲人周顺导读大学物理被誉为“大爱善举”。

 

让虚功实做成为文明创建的常态

虚功实做有抓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到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实现文明创建工作“有组织、有平台、有机制、有载体、有品牌、有保障、有氛围”。坚持开展“美丽武大 文明珞珈”文明创建活动,及时表彰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及创新案例。助力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武汉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共建共享、同频共振。

以评促建收实效。持续开展“珞珈十大风云学子”“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我最喜爱的十佳优秀教师”等典型选树活动。持续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窗口”“三比三创”“后勤服务岗位技能竞赛活动”。

实践育人结硕果。2016年,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标,组建了764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593支“回访母校”寒假社会实践队伍,覆盖师生万余人,足迹遍布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入开展政策宣讲、国情考察、教育帮扶、科技支农、文化惠民、医疗卫生服务等实践活动,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让美善相乐成为最美大学的不懈追求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名至实归。2015年成立校园管理中心,统筹校园环境管理。2016年实施“樱花管理新政”,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在尊重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体现武大精神、富于时代气息、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高品位的雕塑、长廊、绿地、广场、楼宇等新文化设施,延续校园文脉、凸显学府气象。

校园环境综合整治有力有序。早期建筑群2016年进入“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对其进行的新一轮整体修缮已完成。加强东湖水厂回收用地、珞珈山十八栋、月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优化美化校园环境。由省市政府共同投资6.3亿元的东湖南路沿线(武汉大学段)整治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校地联手打造“湖山共美”时代梦想。

助力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擦亮“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品牌,充分发挥生态教育资源优势,建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支持“绿舟环保协会”等生态环保类社团发展,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生态伦理道德,着力提高师生员工生态文明意识。2016年,梁子湖生态站获“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

 

种桃种李种春风。美丽武大有了新标识,文明珞珈进入新境界。学校将以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为契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各项工作,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思想支撑和不竭精神动力。

(编辑:伍轩)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