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光明日报】以质量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7-08-04 13:29 来源: 阅读:
A A A

作者: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中心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2017年,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努力改善经济质量和效率”。中央对质量的重视,既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切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供给侧质量不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提高供给侧质量,不仅要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质量创新来提高微观企业主体的发展效益。

质量创新主要是指通过技术、管理、人力资本、企业家精神等要素的使用,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固有特性,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最终实现更高效益。质量创新的最终目标,除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外,还要着力提高企业技术、人才、管理和企业家能力等要素的质量,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加快向质量盈利型模式转型。

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我国企业质量创新状况,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组织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斯坦福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单位,于2014—2016年,连续三年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大规模调查,同时还对作为企业质量创新重要要素的劳动力进行了匹配性调查。因而,该调查被称为“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简称CEES)”。CEES最终回收了1208家企业和11136名员工的有效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企业的质量创新要素情况,如企业家能力、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技能、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研发投入、国际标准、自愿性认证等指标;质量创新的结果,如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产品退货货值、新产品产值等指标。同时,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质量创新的作用,CEES还调查了企业的销售额、利润率、全要素生产率等绩效指标。

调查表明,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制造业企业的质量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我国企业整体质量创新能力偏低,亟须加大质量创新要素的投入,改革质量治理体制,有效释放企业质量创新活力,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1.质量创新显著提升企业绩效

质量创新的目标,是要促进企业实现更高的效益,因而CEES重点调查了质量创新能力与企业效益指标的关系。根据质量创新能力的差异,可将企业区分为“速度盈利型企业”和“质量盈利型企业”,两类企业在销售额、利润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等绩效指标上呈现显著差异。

我国有两种不同盈利模式的企业。研究发现,在同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一类企业效益出现了大幅下滑,而另一类企业的效益则保持稳定增长。前一类型企业,主要是依赖低质量和规模化的要素数量投入而生存的“速度盈利型企业”,后一类型企业主要是依靠企业家、人力资本、技术,以及标准、品牌、认证等要素投入而发展的“质量盈利型企业”。调查显示,我国速度盈利型企业占比为59%,质量盈利型企业占比为41%。速度盈利型企业仍然占据多数,这也是供给侧质量不高在微观层面的具体表现。

速度盈利型企业发展艰难。由于速度盈利型企业质量水平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只有在经济处于大规模、持续性扩张的时期才可能得以生存,一旦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其发展空间就会受到极大影响。调查表明,2014—2015年,速度盈利型企业的销售额增长2.3%,低于同时期全国GDP的增速。此外,速度盈利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则分别下降了12.5%和2%。(见图1)

▲图1 速度盈利型企业与质量盈利型企业绩效对比(2014—2015年)

质量盈利型企业逆势增长。质量盈利型企业由于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多元化、个体性需求,其产品需求的替代弹性较低,即使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也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甚至可能利用消费升级的契机实现逆势增长。调查表明,2014—2015年,质量盈利型企业销售额增长了10.3%,超过了2015年的GDP增速。此外,质量盈利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提高了23.3%,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10.9%。

2.质量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调查表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企业既面临着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市场化质量信号趋于形成、智能化设备使用促进质量能力提升等机遇,同时还面临着新产品更新缓慢、产品服务质量能力不高、工匠精神不足、管理效率低下等挑战。

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创新的重要评价指标是产品的质量水平,其主要是由一次检验合格率和退货货值率来衡量。调查表明,2014—2015年,产品的一次检验不合格率下降了23.2%,退货率下降了2.4%。以调查企业2015年的平均销售额为基数,一次检验不合格率的下降,使每家企业节约成本人民币168.1万元,调查企业节约的总成本为20.3亿元。如果以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额110.4万亿元人民币为基数计算,一次检验不合格率的下降可节约成本440亿元,占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0.7%。

企业更加自觉地面向消费者打造市场化的质量信号。质量信号是解决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重要载体,主要由品牌、标准、认证、口碑等信号构成。调查显示,企业对品牌、标准、认证和口碑的选择比重,分别占到26.2%,20.2%,12.1%和26.3%,占所有质量信号的84.8%。(见图2)

▲图2 质量信号的选择

企业加快通过智能化和机器人来提高质量的可靠性。生产的智能化,尤其是机器人的使用,有效提升产品的可靠性,降低质量成本,是企业质量创新的重要基础。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全面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的使用能够使退货货值占比下降41%,机器人的使用则可使退货货值率下降65%。

新产品更新周期滞缓。新产品是质量创新的重要指标,因为只有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提高企业效益。调查显示,企业产品平均更新周期为400.8天;58%的企业在近三年内没有推出任何新产品;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9.2%。

企业服务质量能力不高。服务质量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在提供产品的同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如售后服务能力、客户咨询响应速度等。调查显示,建立了客户呼叫中心的企业仅占15.2%,建立了客户数据库的企业仅为22.8%。对于客户需求分析的频率每周仅为2.5次,对客户需求的响应时间则达13.9天。

一线工人工匠精神缺乏。质量创新需要优秀的一线技能型工人的工匠精神,也就是工人在保障产品质量方面的专业精神和能力。调查显示,一线工人中,经过专业化技能培训的仅占19.1%,获得专业职业技能证书的仅占12.3%,工匠精神不足是企业质量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短板。

管理效率对质量的保障能力不足。质量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管理能力的保障,因为管理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内部各类要素的结构,进而影响质量创新要素的产出水平。因此,CEES也专门按世界管理调查的指标调查了中国企业的管理效率。调查显示,中国的管理效率得分较美国低21%,较德国低18%,较日本低17%,企业的管理能力仍难以有效支撑质量创新。

3.质量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

调查数据以及我国经济的实践证明:在微观层面,企业家能力、劳动力技能、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干中学”能力等要素的改善,能够显著提升质量创新能力;在宏观层面,政府质量治理的改革,能够有效释放企业质量创新的潜力。

加快企业家转型以改善质量创新要素配置能力。企业家是质量创新要素的配置者,其能力决定了产品对质量需求的满足程度。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由于制定并实施了系统性质量创新战略,其平均退货货值率相较于没有质量创新战略的企业家低24%,而利润率则要高出1.7倍。为此,应在我国设立企业家质量能力提升工程,组织企业家进行质量创新培训,尤其是要有意识地对出生于20世纪70和80年代的“二代”企业家加强培训,促进企业家整体向质量创新方向转型。

努力提升劳动力技能以弥补质量创新的要素短板。劳动力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产出效率的高低。调查显示,技能型员工占比在中位数以上的企业,一次检验不合格率较中位数以下的企业低9.8%,劳动生产率则较高。为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经费的投入,将其列为地方财政的经常性项目支出;采取有效措施,真正使省属的地方高校加快转型为应用型大学。

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提高质量创新的产出效率。技术能力提升能有效地促进产品性能的改善,降低质量损失,从而为质量创新提供重要保障。调查显示,有技术研发的企业,其产品的平均退货货值率较无技术研发的企业低45%。建议政府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将政府的创新补贴从事前补贴转变为事后奖励,尤其是加大面向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研发的事后奖励,使技术研发能够直接服务于质量创新。

积极导入质量创新体系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提高。管理能力的提升,能有效优化要素配置效率,提升质量创新能力。调查显示,管理效率得分在中位数以上的企业,其新产品产值占比要比中位数以下企业高出18.8%。为此,在强化质量管理的同时,应建立起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的质量创新体系,着力于改善企业质量创新要素投入、优化质量创新要素配置与提升企业质量创新产出;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导入质量创新体系,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质量创新体系导入,可提供相应政策补贴,使质量创新方法能够在企业落地。

着力强化“干中学”机制以提升质量创新的绩效水平。企业通过持续地进行“干中学”交流,能够不断带来质量水平的边际提升,进而提升企业质量创新的绩效。调查显示,“干中学”能力得分在中位数以上的企业,产品一次检验不合格率要较中位数以下企业低22%。为此,企业应有针对性地提升改进质量的“干中学”能力,在企业内部形成部门间和部门内的质量创新交流机制。可在全国工业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立“质量创新咖啡”等形式的质量提升“干中学”交流平台。

持续推进质量治理改革以构建质量创新基础性平台。近年来,政府通过监管模式、标准供给、技术机构等领域的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质量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显著提高了企业质量创新能力。为此,建议加快推进标准体制改革,在2020年之前使团体标准成为我国标准体系的主导;真正落实国务院关于整合质量技术机构的决定,使现有事业单位性质的质量技术机构,在2~3年内通过集团化方式转变为市场主体;行政部门要切实从质量认证市场退出,建立由市场第三方主导的质量认证体系。

总之,质量创新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能够有效弥补供给侧质量不高的结构性短板,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转型升级。

(执笔人:程虹、贾国栋、罗连发单位: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中心;本研究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JZDH023]的资助)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8/03/nw.D110000gmrb_20170803_1-11.htm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2017年8月3日11版,经作者授权转载。)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