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陈慧)11月15日,新成立的武汉大学域外汉学与汉籍研究中心主办了“域外汉学汉籍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材料”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书局等机构的30余名学者集中研讨域外汉学汉籍前沿问题。
十余名学者结合自己学术研究领域和特长,就域外汉学汉籍相关问题作报告,并展开交流。
一些专家从文献角度谈汉籍利用。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黄仕忠教授提出对海外藏珍稀戏曲俗曲文献的发掘利用。中华书局学术室罗华彤主任评价了近五十年来国内域外汉籍整理的现状、趋势和不足。南京大学金程宇教授对域外汉籍整理提出建议。浙江大学徐永明教授介绍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文献整理做法。北京大学卢伟副教授分享了对大英图书馆汉籍的调查研究。
一些专家从个案出发探讨汉学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宁教授从包弼德的《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谈起,探讨了“文”与唐宋思想史的复杂联系,中国社科院陈才智教授以《琵琶行》为中心进行域外白居易研究。
一些专家针对某一时期的汉学研究展开探讨。浙江大学中文系叶晔副教授谈及对域外汉学中元明清诗文研究的思考。中南大学文学院纪海龙副教授介绍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华东师大李舜华教授介绍了对乐学与曲学研究的思考。广州大学仝婉澄副教授梳理了日本对中国戏曲的研究史。
研讨会还对《“武汉大学域外汉学与汉籍研究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了评议,形成专家组论证意见。
据了解,2009年12月,武汉大学启动人文社科“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2012年5月,文学院、外语学院、国学院一些志同道合、全部有海外著名高校访学或留学经历的“70后学者”组建了一个研究团队,并以这个“70后学者”团队为基础,整合队伍,邀请陈文新教授领衔,成立了“武汉大学域外汉学与汉籍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域外汉学”与“域外汉籍”并重,主要围绕与“中国文学研究”相关的基本文献、研究文献,展开深入探讨,已发表了大量论著。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