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徐箭、殷娜)6月24日,国家科技大会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我校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项成果获奖。其中,武汉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会上,李德仁院士作获奖发言。作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体系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回顾了近60年投身测绘遥感科研、教学生涯,感念党和人民的悉心培养。李德仁表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有幸参与和见证我国测绘遥感的飞速发展历程,深感党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深感国家和人民寄予的厚望,将带领团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号召,遵照“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的要求,为提升我国测绘遥感科技发展水平、推进社会进步和服务民生贡献力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科学技术奖2项。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侯浩波教授主持的项目“大宗细粒固废低钙重构制备超稳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姜卫平教授主持的项目“北斗高精度实时融合监测技术与重大工程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侯浩波教授团队针对大宗细粒固废规模化安全利用的重大需求,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细粒固废惰性组分常温低钙活化机制等固废资源化与污染防治理论体系,首创了大宗细粒固废常温低钙活化新方法等关键技术,创建了细粒固废“低钙常温解聚、超稳化学固结”与重金属“嵌入晶格固化”等新技术,形成了全产业链创新体系,成果已在20个省市自治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实现了我国细粒固废规模化安全利用从0到1的突破,引领了国际前沿。
姜卫平教授团队瞄准基础设施安全服役与智能运维的国家重大需求,在变形观测、分析、评估和监测平台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形成自主创新的北斗高精度实时融合技术体系与监测装备,实现了1毫米级、实时、自动、三维一体化变形监测,为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提供了新模式。成果已广泛用于铁路、桥梁、大坝等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测,显著提升了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安全监测和智能运维能力,推进了北斗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另外,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余睿教授参与的项目“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团队发现了首个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绝缘体、首个狄拉克半金属和首个外尔半金属等,余睿教授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绝缘体和拓扑性质计算方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口腔医学院张玉峰教授参与的项目“骨性错颌畸形防治新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邹良浩副教授参与的项目“高层建筑风振分析理论与降载减振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张玉峰教授项目团队创立了骨性错颌畸形早期精准预防新策略、发明了正畸加速新技术、创建了健康轻力矫治新体系。他本人在口腔颌面骨组织修复改建机制以及创新颌面骨修复植入材料及应用策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邹良浩副教授项目团队研发了可考虑结构实际振型的三维强迫振动风洞实验装置、推导了结构三维耦合气弹参数识别方法并建立了考虑结构气弹效应的高层建筑抗风设计方法。他本人在三维强迫振动装置的研发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悉,李德仁院士是国际著名的测绘遥感学家,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的开创者。他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在核心元器件受欧美等国出口控制的情况下将国产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自主定位精度从300多米提高到3-5米;推动并共同主持“高分”重大专项,研制我国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地面处理系统,实现了我国自主可控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研发了高精度机载和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解决了边境雷区、西部无人区、海岛礁等危险困难区域测图难题,引领了航空与地面测绘遥感的重大变革。
(摄影:熊琦 编辑:赵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