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蔡列飞
国家科技部公布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邵振峰教授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9岁入选该计划,邵振峰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心得。
【经历】
邵振峰是李德仁院士的第56位博士。1999年,邵振峰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参与项目开发,李德仁是验收专家组组长。他表达了想跟随李德仁求学的愿望,通过考试后,如愿成为李德仁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导师身边继续做科研。
【成果】
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其中“多特征匹配”方面的学术论文获得了2014年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学术论文最高奖Talbert Abrams Award(塔尔伯特.艾布拉姆斯奖),并入选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珞珈特聘教授、武汉市“晨光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体会】
“一路走来,首先得益于恩师李德仁院士的手把手传授,得益于实验室为年轻教师创造的培养优越工作环境和条件,使年轻教师得到快速成长”邵振峰说。
实验室在李德仁、龚健雅院士带领下,形成了开放、包容、团结、进取的文化,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友爱的“阳光”、包容的“空气”以及和谐之“水”的滋养下,青年教师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邵振峰还不到30岁时,即被安排负责上千万的数字城市项目,有机会突破相关关键技术。
【TA说】
他人眼中的邵振峰,有个很鲜明的特征:执著。
在李德仁的大团队中,邵振峰始终围绕“城市遥感”,注重突破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的相关关键技术,先后参与了全国20多个城市的数字城市信息化系统建设,形成了经典的武汉模式和泰州模式,并出版学术专著《城市遥感》。
主持研发了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系列软件,先后获得2012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和湖北省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奖、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智慧城市设计和建设方面,邵振峰团队牵头完成了天津市中心城区文化商务核心区智慧城市总体设计,并以《建设规划指引》方式,指导该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对全国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先后接待了上百个城市的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者前来交流。
【前路】
目前,邵振峰带领团队围绕多源遥感影像在海绵城市监测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支持的基于国产卫星提取城市不透水面的研究,实现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过去10年的不透水面、珠江三角洲过去15年的不透水面提取和监测,并完成了武汉市和广州市等大城市的海绵城市提取和监测,广泛服务于这些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
【释义】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不透水面的面积大小、空间分布等指标是构建“海绵型”生态城市的技术支撑,遥感技术是城市不透水面提取和动态监测的新途径。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