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武汉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4-03-11 22:09 来源:党委宣传部 阅读:
A A A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于3月11日和10日胜利闭幕。会议深入讨论并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武汉大学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两会精神,结合工作、学习热烈开展讨论,交流学习体会。

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2024年全国两会顺利闭幕,这次会议立足新方位、新起点,全面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蓝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等讲话中,强调了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互联网这一关必须要过”等等,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为2024年政府工作的十大任务之一,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坚持将教育、科技、人才等一体统筹推进,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实干、担当书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一是要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系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瞄准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求而真抓实干、创新争先;二是要持续建设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进一步突出重实绩重实干的用人导向,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能力,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和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等提供组织保障;三是要坚持党管人才,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措施,让创新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以高质量人才队伍、高水平科研成果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副校长龚威:今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以及政府工作报告备受瞩目,对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科教界的一员,我感到备受鼓舞、信心满怀。这次两会,为高质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新的愿景、打开了新的篇章,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即将徐徐展开,科技教育事业在盎然春意中迎来广阔前景。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武汉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按照两会的部署要求,大力激发自身科研和人才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加快步伐、大胆探索、主动作为,推动产学研进一步向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发力,用更多关键领域、新兴领域的前沿性核心技术、突破性攻坚成果,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我们将以“持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为目标,带领广大师生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改革创新,努力以排头兵、先行者的姿态承担起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职责使命,推动武汉大学向更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前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接续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高水平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书记谭玉敏:本次两会让我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有了更深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点出了当前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关键问题,对高校如何服务好新质生产力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提出了新要求。机关党委将聚焦学校“人才培养年”主题,深化“协同聚力行动”,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协同联动机制,为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作出应有贡献。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互联网这一关必须要过。”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以信息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推进学校“智慧治理提升行动”,深入推动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提高管理服务效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关键,机关干部更要走在前、作表率。我们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开展“奋进一流再聚力实干先行建新功”系列行动,激发机关党员干部奋进一流、走在前列的内生动力,奋力答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大何为”的机关卷。

本科生院院长吴丹:全国两会在京开幕,凝聚起踔厉奋发的磅礴力量,鼓舞振奋人心。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为当前和今后的高等教育发展划下重点、指明方向。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锚定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2024年武汉大学发展主题为“人才培养年”,学校本科生教育将以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武汉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3”系列文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八大行动计划,着力提升生源质量,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推进“大中衔接”协同育人,加强本研贯通培养,持续建设“三级特区”,着力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加快建设和完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武大风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姜卫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向全世界生动描绘着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美好蓝图,让我们倍感亲切、备受鼓舞。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武汉大学在坚持“四个面向”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大力促推前沿交叉学科建设,全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强化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全体科技人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科教高质量发展,倾力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更好发挥武大在高教大省对中部区域乃至全国发展辐射带动中的科技引领力,为学校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持续注入了强劲动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们将汇聚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合力,尽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难点、堵点、卡点,突出创新驱动引领,凸显科技创新实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提升、“卡脖子”技术攻关贡献力量,不断彰显武大科技人的拼搏与实干精神。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聂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技术和新产业为基础形成的新的、高质量的生产力,是提升产出的新手段和新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来自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来自于全球经济新格局的外在压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有效结合人民需求的升级,形成供给和需求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也处于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从追求满足温饱的商品数量,转换到追求提升体验的商品质量、商品品类和商品时效;从对物质型商品的需求逐步转换到对服务型商品的追求,文化、养老、医疗、金融等服务也已经成为中国内生需求快速增长的领域。新质生产力需要及时响应人民需求的升级,在人民需求快速增长的领域开发新的技术形成新的产业,以需求升级拉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促进消费升级、提高人民福利的重要手段。新质生产力的产生能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工资水平和居民收入,从而保证消费升级的可持续性,最终形成“高产出-高收入-高消费-高福利”的良性循环。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庄林: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我主要从事基础电化学和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幸提出并实现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解决了核心材料等一系列科学和技术难题,电池性能获突破性提升,碱性膜实现商品化生产,推动了该领域的兴起与发展,使我国在新一代燃料电池和CO2电解转化技术的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我将继续开展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要求,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边金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应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勇争先、善作为,主动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计算机学院党委将聚焦立德树人,深化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落实好《计算机学院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等“5+3”考核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以“雷军班”建设为抓手,推进本科生培养质量保障投入与建设常态化,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化建设,为国家输送更多计算机领域深耕底层、具备全栈工程能力的创新型领军人才。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强计算机基础和优势领域的研究,推进学科交叉汇聚,以机器人系建设为契机,深化推动校企合作,促进知识应用转化,为校企“产学研”生态模式注入新动力,为实体经济赋能,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贡献武大计科人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绍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高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一是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劳动力。二是要大力开展先进设备和仪器的研发创新,为生产活动提供更高水平的生产资料,在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等领域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三是要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生活实践领域的转化,以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催生新质生产力。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徐可:高端生物医药制品长期依赖进口,如靶向抗癌药、单克隆抗体、抗感染特效药、免疫调节剂、新技术疫苗等,制约了我国民众对健康品质和个性化治疗的需求。随着我国基础研究的学科建设不断完善、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积累了一批原创性药物靶点的科研成果,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药研发奠定了“底层科学发现”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如同“科技春风”,我们正在、也迫切需要从“仿制药、范式化”的跟跑模式切换成“创新药、革新性”的领跑模式。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科研人员、产业的高度融合,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的土壤,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搭建桥梁纽带;鼓励一线科研人员聚焦具有应用价值的底层科学发现,从应用端倒推难点、痛点和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在孵化“初早期”提升产业与基金的参与氛围与意愿,用硬科技的专利成果赋能传统产品,在生物医药更新换代的必然趋势下抢占科技前沿阵地,打造“中国智造”生物医药的新品种。

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严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当今时代的重大现实主题,将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学习,我深感到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给出了战略发展新方向,也为我们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路径。作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科教工作者,我们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践行者,也是科技创新大军中的一员,我们要紧抓科技创新原创新、颠覆性的发展方向,立足我国现实需求,脚踏实地做好科研工作,特别是要打造好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服务国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发展升级,发挥基础性、保障性、兜底性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要积极认真落实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工作,发挥我院在系统安全与可信计算、网络安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密码学等领域的特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能服务于新质生产力建设、保障新质生产力建设的急需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药学院教授黎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说得非常好、也非常合时宜。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高速发展,尤其是在生物医药领域不断创新,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逐渐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此,作为药学领域的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感自豪,同时也充满了动力。未来,我们需要抢抓机遇,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尤其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组织工程、人工器官、创新药物制剂等,并将医疗技术与人工智能有机结合,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不断研发新型的医疗保健产品和治疗方法,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改善人民健康状况。

社会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洪玥:现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信息安全及公共健康等领域面临空前挑战。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不仅明确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方向和策略,更突出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高水平环境保护以及网络强国建设等相关领域建设的重要性,这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道路,亦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博士生党员,我们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建言献策,将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福祉融入个体的学术追求之中。春来潮涌东风劲,奋楫扬帆启新程。随着全国两会的胜利闭幕,我们将携手并进,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让“实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电气与自动化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苏大智: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各项议程结束,全国两会胜利闭幕,2024年全国两会就此画上了圆满句号。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总结了发展变化、回应了民生关切、提振了奋斗信心,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飞速发展,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解决,多项技术和标准跃居世界第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新发展动能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一名电气工程专业的博士生,我倍感自豪。当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接续砥砺奋斗,把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为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高雨婷:聆听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受到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报告在坚持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规划与重点工作。过去一年取得的令人骄傲的成绩,离不开全国人民的齐心奋斗,面对多重困难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付出艰辛努力,推动社会发展。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坚定奋斗方向,投身国家建设与发展,通过精研学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历史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川: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这紧要的历史关头,两会的顺利召开为我们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面对复杂的困难与挑战。国事家事天下事,皆为人民相关事,无论是“新质生产力”还是“未来产业”,两会热词始终激励我们以人民为中心、敢为人先、奋进未来。身为青年学子和中共党员,我将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勇于担当作为,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关心国家大事。

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靳垚:全国两会的顺利召开令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扬。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农村孩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触动着我的心弦,我相信,两会的新部署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人民更好的生活图景就在眼前。农业发展如此,医学亦是如此,不仅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地走下去”,还要与时俱进,赓续创新。手握柳叶刀,心中有温情,医学伟人夯下的根基要靠晚辈们来接力传承、创新发展!作为医学生,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嘱托,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扎实学习医学知识,真正成为一名人民的好医生!

弘毅学堂2023级本科生杜欣然: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低迷态势,经济发展区域失衡、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剧烈、世界贸易安全管制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此背景下,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夯实“稳”的基础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成为人民群众的“定心丸”。两会期间讨论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视角将成为我们学习和掌握经济学原理的重要“课本”。我将打牢经济学知识基础、关心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与解决问题中去,在金融强国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赵冀帆)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