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北日报记者李源、实习生邬登宇、通讯员黄培
在武汉盛锐丰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章志福颇感自豪。经过一年多时间应用,他为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全过程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效果得到了初步验证。
自研“天眼”系统获袁隆平肯定
章志福201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自动化系,获博士学位。
2013年夏,章志福回到江西老家,见到路边稻田里有人摆弄仪器。上前一打听,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团队的工作人员,正在监测稻田的水分、温度、土壤肥力等数据。
回家路上章志福开始思考,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监测水稻生长数据还在使用人力,效率是否偏低?能否将自己正在研究的“利用物联网信息化进行科研管理”项目与杂交水稻项目进行嫁接?
当年10月,章志福在青山区注册成立公司,开发该项目。2014年6月,章志福带着自主研发的“杂交水稻生长全过程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来到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袁隆平进行展示。
该系统分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共有12个传感器,不仅可监测监控稻田上空的大气压力、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光照总量等,还能监控稻田水位、土壤肥力等。由于采用太阳能供电,整个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全天候抓取数据并回传到后方,供工作人员分析研究。
展示结束,袁隆平表示满意,随即发函向全国60个杂交水稻“百亩千公斤”攻关点推广。一年时间过去,已有近半攻关点安装该系统。
筹建云平台紧盯农业大数据
与袁隆平团队打交道后,章志福发现,杂交水稻种植过程中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比如,过去衡量降水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不完全使用科学量化分析。“我曾经听到工作人员向袁隆平报告,某地今年雨很大,水稻产量肯定不行。”章志福暗下决心,要转变这种靠天吃饭凭经验种植的现状。
构建农业物联网,数据是核心。根据采集的数据,分析出不同地域、不同数值对不同作物生长产生的影响,并据此采取更科学的种植技术,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为实现这个目标,章志福着手建立名为LoraCloud的农业物联网云服务平台,该平台集合了传感器监测、互联网通信、数据汇总分析三大功能。
以草莓种植为例,在大棚内安装具备3G通信功能的传感器,抓取数据后回传云服务器,分析结果直接推送至农户手机,告知其何时应该浇水、施肥等等。通过科学种植管理,草莓不仅好吃好卖,顾客还能根据扫描二维码对农产品进行追溯,农药、化肥生产商也可通过汇总的大量农户数据改进产品,可谓一举多得。“LoraCloud平台就要上线。”章志福信心满满,平台上线后公司年营业收入有望突破千万元。
http://ctdsb.cnhubei.com/HTML/hbrb/20150915/hbrb2739146.html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 本网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