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珞珈群星】心怀纯洁的学术信仰

——记哲学学院段德智教授

发布时间:2015-06-29 16:20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阅读:
A A A

通讯员:沈庭

七十古稀今未稀,先生学术正当时。

桃李天下蹊径远,著作等身美誉驰。

中西通贯堂庑阔,新故相资最为师。

四月春光来贺寿,一枝一叶莫非诗。

这首诗是哲学学院院长吴根友教授为宗教学系段德智教授七十华诞寿庆所作,是对段德智的学术人生的高度概括和评价。

即使退休,段德智依然初心不改,醉心学术,笔耕不辍,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便遵照陈修斋先生的嘱托,启动了霍布斯《论物体》的翻译工作,却直到201410月才交稿,历时30余年,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都换了三位,以致于商务印书馆的编辑朱泱恳求他:“您就翻译得粗糙点嘛,多少留点工作给我们编辑做啊!”段德智对待学术的态度可见一斑。

段德智长期关注死亡问题、宗教问题的哲学研究,这些在国内学界曾经一度属于比较敏感的话题。但几十年如一日,他却执着地扎根于这些领域。在他看来,哲学无“禁区”:“哲学思考的对象应该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所以哲学应该有勇气去正视宗教现象、死亡现象,否则它便是懦弱的、肤浅的、片面的哲学。”

在他眼里,“虚一而静”尤为重要。他认为一个学者应专心致志地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避免受世俗名声和现实利益的诱惑,不与他人攀比。需要坚持一种纯洁的学术信仰,信仰是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他认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哲学研究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在国际哲学的大舞台上还没有出现像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等一流的大哲学家。有一些中国哲学研究者对自身的哲学事业缺乏学术信仰和神圣感。只有对学术研究保持一份纯洁的信仰,才能够专注于内在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才能免于外在因素的干扰,勇攀学术高峰。

正是这坚定执着的信仰,使段德智的学术生涯在退休后也不断走向辉煌。

2009年,他主持的项目《境外宗教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研究》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014年,主持的项目《〈莱布尼茨文集〉翻译与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虽然年近古稀,但近几年,段德智几乎每年都要坚持出版两本以上有影响的学术专著或译著。《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宗教学》《莱布尼茨哲学研究》等著作不胜枚举,其中《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作为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被鉴定为“优秀等级”。赵敦华、万俊人、李秋零等国内知名哲学教授高度评价此书,称赞其为“当代中国主体性哲学的出场”,是“段德智教授作为哲学家的一个学术身份证”。此书同时也获得了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51月,喜讯再次传来,段德智的《莱布尼茨哲学研究》获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他成为哲学学院近年来第一个连续两届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的学者。此外其译著《神学大全》第一集被评为2013年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之一。

面对如此傲人的成绩,段德智保持了一贯的谦虚。在他看来,这些成绩与他自己定的目标还差得很远:在翻译上,他希望自己的译著能够像陈康先生所说的让外国同仁“以不通中文为恨”;在哲学研究上,他引用黑格尔将哲学史比作“洪流”的比喻,力求自己能够将哲学史这股“洪流”往更远方推进一点点。在他眼中,立志高远不过是哲学研究者的必备素质,只有高远的目标才能够提升学者的精神境界,使其拥有更为宽阔的学术眼光,才能直面国际哲学发展本身来从事哲学研究。

当笔者问他为什么在退休后仍然坚持学术研究时,段德智对这个问题略感惊讶。在他看来,一方面,学术即人生,一个学者应当将其一生奉献给学术事业,生命不息,研究不止。另一方面,人生即学术,一个学者,尤其是一个哲学研究者,当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出发,来反思和体悟学术问题。否则,学术研究将既无助于学者得道,也无助于学者言道。

段德智的学术和人生早已浑然一体。退休对他而言不过是一个意义不大的时间点,甚至包括职称、名誉、经济利益等外在的事物,他都已然“心无挂碍”。他只是怀着纯洁的学术信仰,以此为研究哲学的动力,不断追寻着心中的哲学梦。

(编辑:付晓歌)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