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詹佩
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返回器,于11月1日完美回到地球。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此次搜救提供了定位技术——探月工程三期着陆场系统车载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是我国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后的又一重大航天领域项目。武大吉奥凭借强大的车载地理信息系统、便携式GIS系统、创新的路径规划方案,经过层层筛选、综合评分,从众多优秀地理信息企业中脱颖而出,为探月三号着陆场地面回收分队在特殊条件下完成快速搜救,提供了全面的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与保障。
武大吉奥是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成立于1999年,拥有自主创新技术,专注于地理信息应用与智能服务。
技术亮点:北斗助阵,精准智能,大屏“延伸”
探月工程三期着陆场系统车载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利用着陆场的矢量、影像、高程数据资源真实再现着陆场的地形地貌,并能实时接收空中搜索分队、地面搜索分队、返回器状态,将搜救现场情况在地图上进行实时模拟展现。
由武大吉奥设计的“嫦娥五号”返回器路径规划创新方案,突破传统导航沿路搜索的瓶颈,在没有道路的草原上,根据实际地形情况,迅速精准地规划出一条平整通畅的道路,并支持特殊条件下的路径规划、导航,快速、准确到达返回器的落地点,实现探月工程返回器搜救工作的智能化。
为做好“嫦娥五号”着陆后一系列搜救工作,项目首次尝试将北京指挥中心展示遥测信息的大屏“延伸”到武大吉奥的车载地理信息系统。此举有利于指挥员实时观测到卫星舱器分离后的状态,依此做出迅速且精准的行动决策。
此外,系统还接入了北京指挥中心的态势数据,包括舱器分离点之后的运行轨迹、预报落点、特征点参数等,为搜救工作提供了科学权威的信息保障。
调试现场:时间紧迫,军旅生活,全新体验
谈起现场参与,项目经理顾恒十分兴奋,“官方十分重视该系统,他们认为系统引入,改变了以往传统纸质地图的搜救模式,让搜救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吃的是羊骨头、五花肉、羊肉焖面……跟想象中不同,平时生活十分不错。”由于高度保密,常人难以接触,探月工程科研人员的日常生活早就让顾恒有些好奇。他和同事技术负责人贺楷锴一同体验了军旅生活:为调试系统,他们乘坐越野车驰骋内蒙古大草原,坐着直升机勘察现场。
谈起项目中的困难,顾恒表示,时间非常紧迫,工作到12点以后是家常便饭,每次调试设备,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使系统成功完成。
据悉,中国探月工程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牵头组织实施,分为“绕”、“落”、“回”三期,计划2020年前后完成。探月工程三期搜索回收指挥系统,在综合利用现有载人航天工程搜救指挥系统基础上,重点建设回收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构建回收区地面指挥平台,满足回收区地面分队独立开展搜索回收任务要求。
武大吉奥设计的“嫦娥五号”返回器遥测信息展示
返回器成功在着陆区预定区域降落
(供图:武大吉奥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