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余西妮、韩燕丽、刘斌、李福勇
“珞珈山森林公园”近日迎来了约7000名小游客。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背着青春的行囊,计划在这里一游四年甚至更久。
他们中的许多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周禹辰:6个志愿专业全填化学
来自湖北襄阳的本科新生周禹辰填报志愿时,将6个志愿专业全填成“化学”,最终以633分如愿以偿进入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填专业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走,要是没被化院录取,我就回去复读。”周禹辰果断地说。
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化学专业时,他流露出对化学的热爱之情。他很喜欢做实验,也善于观察现象,乐于探索事物的本质和奥秘,“我高一便开始自学化学竞赛,常到老师办公室蹭一些好教材。我还经常去实验室蹭药品做实验,有一次不小心引发了小爆炸。”
凭着勤奋和天资,周禹辰高一结束时就完成了高中化学的全部学习内容,为了能够接受系统的竞赛培训,他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向学校申请开设化学竞赛班,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学校终于同意了。
在竞赛班短短一年培训中,周禹辰对化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寒假在北京接受培训期间,他认识了很多老教授,学到了很多独特的化学思想。暑假时,学校专门腾出自习室给他们做题,“做的题目叠起来比我高。”
准备高考期间,周禹辰的生活也并不枯燥,他经常做一些比较有趣的实验,如高能爆炸、液体发光、自制火箭等。
周禹辰心态很好,对化学一直抱着“玩票”的态度。“虽然我自制的火箭没能飞得很高,但我很享受实验的过程,能学到很多东西。”此外,他还参加了百度化学吧的晶体制作大赛,“虽然我培养的硫酸铜因为外观不太美观最后没能得奖,但我并不遗憾,重在参与嘛!”
最终,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湖北赛区)一等奖,在进省队的考试间隙,他第一次来到武大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那时我转的地方不多,就觉得武大的树多,我喜欢。”便立下了考入这里的目标。
“这里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实验室的配置肯定非常精良。”周禹辰满怀期待。谈到对未来的规划,他说:“以后我还想在化学领域继续深造,泡实验室,做研究。”
汪逸凡:13岁少年郎有个飞船梦
“还不到14岁?你是我们武大的牛人!”校长李晓红带新生逛校园时,听说身边的“00”后汪逸凡是武大今年录取的最小新生时,很是吃惊,感叹他是 “牛人”。
来自安徽的汪逸凡,还未满14岁,是个十足的少年郎。他的成长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出生六七个月就会说话,2岁时已能认得上千个字,还看完了四大名著简缩版和一些外国儿童作品。像《春江花月夜》这样的长诗,他也能很顺畅地背出。
汪逸凡有着与普通孩子不同的学习经历。他小学只上了四五个月,初中读了两年,高中也只读了两年半。
记者在他的寝室看到,没有父母做帮手,他能熟练地铺床、整理东西。尽管妈妈想陪读一段时间,但他表示反对。“我自理能力还可以,能洗衣服,就是有时洗不干净。”汪逸凡说。
虽然读的是工程力学专业,但汪逸凡却梦想制造一艘光子飞船,“我喜欢做车模、航模和机械模型等手工。我看过霍金的《时间简史》,对天体物理十分感兴趣,最大的梦想是制造出一艘以光为动力的光子飞船。”
“正物质和反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光能,作为动力,推动飞船运行,该是多么美好。”他憧憬着自己的光子飞船。“我希望本科毕业后能够考上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研究生。”
“世界记忆大师”袁文魁表示,像汪逸凡这样的孩子是极少数,他们在记忆或者智力方面,会异于常人。因此,家长没必要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时仿效,切不可拔苗助长。
少数民族:五湖四海是一家
今年20岁的裕固族小伙安浩刚刚结束一年预科学习,进入测绘专业。他坦言,如果没有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他可能就要与梦想中的武汉大学失之交臂。
裕固族,人口仅为14000余人,是目前我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安浩来自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瘦高的个子,略黑的面孔,高高的鼻梁上架着增添书卷气的镜框。受裕固族爸爸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他选择了人文气息浓厚的武汉大学,尽管他需要付出一年的时间来读预科。
“裕固,取名于富裕巩固之意。可惜的是,这个民族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文字,语言也在一步步流失。来到武大,我感觉很幸运;对于未来,我要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希望毕业后回到家乡,施展一技之长。”得来不易的机会让他更加珍惜上大学的一分一秒。
同样也是裕固族的赵东方今年17岁,是经济学类专业的新生。为了上学的需要,他长期生活在以蒙古族为主的甘肃酒泉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有机会了解到例如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也能更加理性地思考有关民族的问题。
赵东方言谈举止间透露着西北人的豪爽,他说,“我喜欢风景如画的武大,高中没有写完的诗,没有读完的书,我要在樱花树下慢慢写完,慢慢看完。”
来自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谭航海是毛南族的新生。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谭航海把印有校训的新生手册拍下来传到网络相册里,作为初入武大的记忆。关于校训,他说:“自强,这点与我的性格很符合,出身贫寒,自强不可或缺!”他选择武大,是因为武大建校时间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倍儿深。”环江是他的家乡,他学在武大,志在家乡,对于今后的人生,他很自信:“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申请成功后,我们家乡正在快速发展中,能回家乡工作,自己的价值也足够得到实现了。”
阿昌族、京族、达斡尔族、撒拉族、仡佬族……这些少见的少数民族你了解吗?接下来的同窗岁月,各式各样的民族习俗在令人眼界大开的同时,说不定还能让你一饱口福。
浩瀚新生:一起到武大碗里来
“这条道路对于自己来说当然也是史无前例无迹可寻的,只能说摸着石头过河,如果遇到挫折就退回去重新走!”回望自己的经历,何梦源感慨。
他是信息管理学院2014级新生,今年27岁,是我校年龄最大的本科新生。谈及年龄,何梦源的反应很平静,一言一语透露出成熟的气度。“我觉得,以这个年龄上大学并不是什么奇特的事情,以一颗平常的心看待,顺其自然,一切也就都好了。”
对于自己的经历,何梦源不愿多说,寥寥几句带过。他本来于2004年进入大学校门,由于不是理想的大学,便中途辍学了。打工期间,他偶然在一次婚礼上遇到大学室友,点燃了心中那团重入大学的火焰,于是便重踏高三战场。
“当然,一路走来,心态免不了摇摆,但读大学的想法并未动摇。”高三复读时,和同学相处并没有年龄上的尴尬,反而很愉快。
“这只是一个选择,谈不上坚定与特殊。”何梦源平静而简单地评价了自己的路。过去的坎坷波折造就了他成熟的心态,同时也磨练了他的意志,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浩瀚新生齐聚珞珈,就有了许多颇具喜感的现象:
据统计,7000多名本科新生中有 353人重名,其中“陈晨”“刘畅”最受欢迎,各有5人,“李涛”“王凯”也各有4人,还有15个姓名各有3人。19个重名严重的姓名中,有18个是两个字,只有“陈子豪”是三个字。
你相信吗?这届新生中,有7029人存在同年同月同日生现象,涉及1000个日期。最多的是1996年8月15日,有24个学生在那一天出生。可惜不是阴历,否则便是赏月团圆的好时光哦。
有趣的是,今年新生男女比例为1.31:1,难怪人说武大是“最适合谈恋爱的大学” 之一。新生中还不乏“小巨人”,身高超过190cm的12人、195cm的2人,未来几年,会不会出现“最萌身高差”校园情侣呢?
珞珈山银杏烫金,枫叶渐红,正在酝酿一种无法言说的动人情致,迎接这一群朝气蓬勃的面庞。他们背后的故事,会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慢慢丰厚。
(摄影:梁峻滔、王芳雨、李楠鑫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