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珞珈山最热闹的季节,也是最富生机活力的时候。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如期召开。沐浴着清晨的阳光,421名代表走入人文馆报告厅,开始了一天紧张有序的会议。
2013年,武大人为学校120岁生日献上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同时,也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迈开了更快的步伐。“如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成为武大人亟需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次教代会的题中之义。
“惟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改革是实现“武大梦”的唯一途径,校长李晓红激昂号召,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明确路径,有的放矢。改革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下,我们要做的是认清形势,分清主次,明晰思路,扎实推进,不走回头路,不做无用功。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改革不是百米冲刺,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马拉松,是长期努力。”校党委书记韩进冷静分析。“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已成为武大人的发展共识。
如何改革?11页工作报告,“改革”二字贯穿始终——
要面向世界一流。只有将各项建设置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格局中进行思考和布局,将各项工作对照世界一流水准进行谋划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要强化办学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实施重点发展战略和特色发展战略,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等打上“武大烙印”。
要提升管理效益。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增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才能有效激发各方面办学积极性与活力,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制度保障。
改革什么?分组讨论时,代表们踊跃建言,为深化改革出谋划策。
谈到教育教学改革,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提出的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很有必要。有代表提出,实行弹性学制,不利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自我管理;延长学生毕业时间,会给教学硬件设施带来压力。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在宏观设计的同时,设计周全的实施方案,兼顾配套设施的配备。
说起科研体制改革,不少代表提出,要加大对科研设备和科研经费的投入。比如,实验较多的学科应配备符合标准的仪器设备;加强平台建设,整合资源,统一管理,避免不同学院(系)之间重复购买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等问题。
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代表们提得最多的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打好亲情牌”,“要在待遇、平台等方面出台有效措施,吸引优秀人才。”“要做好服务,创造一个愉快舒心的工作环境。”
管理服务改革也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北大、清华等学校有末位淘汰机制,武大也应出台相应办法,严格考核和管理。”
国际化程度是衡量大学水准的重要指示。有代表认为,目前武大在国际化办学方面顶层设计已经十分明确,可在一些项目上做文章,如以昆山杜克大学为合作重点,发展武大特色对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学校内部,可通过整合合作办学的资源,形成比较优势。
民生问题是每届教代会最受关注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在代表们提交的115件提案中,提出改善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的占比57%。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改善食堂就餐环境;改善校内停车场紧缺现状……代表们纷纷提出诉求。
嘹亮的改革号角传遍校园每一个角落,珞珈山正在奏响恢弘的改革乐章。
(编辑: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