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这是珞珈山百年不减的绰约风姿,也是武汉大学依山临水的特有景致。
在这里生活久了,自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激发出唯善唯美的精神动力,促使我们为建设一流武大、美丽武大和卓越武大而不懈努力。
扮靓校园 点亮自然美
校门广场落成,洁净平整的石板路、挺拔耸立的祥云石柱、满目的绿化景观、色彩明艳的花草植被,营造出和谐宜人的氛围;夜间模式也别有韵味,灯光穿透蒙蒙夜幕,照亮整片广场,石阶、石栏下的光亮勾勒出柔美的线条。
这只是学校美化工程的一个缩影。为打造世界上最美的大学校园,以校庆为契机,学校先后开展了植树造林、文物修缮、综合整治等工程,装扮美化校园,弘扬文化气韵,服务关怀师生。
风景如画的校园里,一点的不和谐都会倍加突兀。不到一年时间里,学校共清理关停教学办公区、生活服务区商铺129家,主要包括占用学校公用资源,以及公租房改造的商铺和私搭乱盖的商铺。此外,拆除违章建筑面积4900余平米。遵循“拆除一片、整治一片、美化一片”的原则,在枫园、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集中建立综合服务区,现均已投入使用。
私搭乱建的水果摊,宿舍楼下拥挤的打印店,生活区零星可见的破旧民房、残垣断壁,半个月内消失了踪影。原来枫园14舍周围垃圾遍布、污水横流,通过改造,一股潺潺细水从绿叶红花中流淌出来,成了校园一处别致的景观。
春有樱花胜雪,夏有绿树成荫,秋有银杏纷飞,冬有腊梅傲霜,校园四季布景更迭。与其说树是美化环境的元素,不如说是珞珈山资深的历史见证人、文化氛围的营造者。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世杰亲自带领师生造林,半年内植树50万株,才有如今珞珈高耸的古木和浓密的植被林。
整治的同时,学校发起了植树造林行动。截至目前,学校已启动3000万元资金植树造林,社会各界、校友、教职工积极响应,捐款逾1000万元。据统计,2013年间,全校共种植乔木1800余株、灌木3万多株、草坪及地被植物2万多平方米,种植“校友林”797株。
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扩大,整个校园一派生机盎然。原本光秃秃的土堆,披上了绿色的新衣;枯枝烂叶堆满的角落,成了茂密的灌木丛;盆栽花草在路口处,向每一个路人热情问好;新建的桂园宿舍周围、工学部世纪广场、校大门广场前,成百株树木落户,近观令人赏心悦目,远望让人心旷神怡。
传承文化 彰显历史美
大学之美,显于外而蕴于内。武大共有15处、26栋早期建筑,是全国最大、最美的一组近代高校建筑群。其形式各异、布局精巧、气势恢弘,堪称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建筑的典范。为理清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古建筑修缮工程,使珞珈山上的历史瑰宝大放光彩。
珞珈山南麓,一片红瓦青砖的小洋楼巧借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半山腰上,犹如低吟史歌的老者。由于年代之久远,有的疏于维护出现塌陷现象。从2006年开始,学校开始翻修“十八栋”。
有心人专程探访,便可见到一栋坐北朝南、英式田园风格的二层楼房。这是周恩来及其夫人邓颖超居住过的地方。2011年下半年,学校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周恩来故居的建筑主体进行加固和修缮,按照功能使用要求对室内进行装饰。
现在,“周恩来在武大”专题展和“珞珈山十八栋”老建筑群专题展在此展出。在这里,可以看到刻有武汉大学标记的书桌,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还有周恩来、邓颖超和斯诺在珞珈山的合影,武大从台湾来访友人处复原的蒋介石与周恩来18页谈话记录,郭沫若《抗战宣传工作》等珞珈山名人重要史料。这里成为了武汉大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武汉市五大城市地标之一的樱顶老图修旧如旧,以校史馆的身份出现,除了保留“珞珈讲坛”的功能外,还开设了通史展和专题展两个展区,通过文字、实物、图片、多媒体、虚拟影像等方式,再现从1893年创办湖北自强学堂至今的120年办学历程,为世人更好地了解武汉大学提供了一个窗口。
和老图遥首相望的工学院,保留了其最具特色的几个部分:屋面依旧采用钢梁屋架和透光玻璃,通透的玻璃中庭。其宫殿式斜面墙体、刚劲挺拔的立柱、多姿多彩的琉璃瓦飞檐,彰显了武汉大学这所高等学府的庄严肃穆和开放进取。
保持早期牌坊的风格的新牌坊也于日前揭开面纱,依旧位于武汉大学街道口老牌坊与正大门连接的中轴线上。新牌坊少了些许沧桑感,但最大限度还原老牌坊的特征,依然能够勾起武大人心中的阵阵涟漪,并将见证新的历史。
服务师生 散发人文美
打造最美丽的校园,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环境是着墨最多的部分。近年来,改造学生宿舍和教学楼,成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头等大事。一栋栋崭新的宿舍楼、教学楼拔地而起,置身其中,便能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变化。
2013年,桂园学生公寓正式投入使用。5栋宿舍楼外墙配色典雅,842间公寓,热水、网络、空调一应俱全。此前,枫园学生公寓如期竣工,解决了1788名学子的住宿问题。此外,枫园留学生公寓也进行了全面改造。截至目前,校内所有宿舍已基本实现空调、热水全覆盖。
枫园教学楼、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建设,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楼扩建……学校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教学科研设施改造。
位于珞珈山北面的枫园教学楼于今年8月竣工,该建筑建设既遵循中国传统的院落空间结构,又随现状地势和植被随高就低、灵活变化,融于山水之间。信息管理学院于10月正式入住,在这里开辟教学管理新天地。留学生教育也有了新的空间,我校向国际化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新闻与传播学院扩建部分达4000平方米,呈工字型布局,其两翼与老楼两翼相连,新老建筑围合成一个封闭内院,形成新的实验教学空间。建筑面积8660平方米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楼扩建工程于6月交付使用,为学院师生科研、交流提供了新的场所。
学校正门八一路地下通道正式通车。文理学部和信息学部连通后,校园大循环巴士每20分钟一班,穿梭在三个学部之间,学生跨校区上课再不用“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在硬件设施改善的同时,学校进一步促进管理机制改革,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建设了一站式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和教职工一站式服务中心。校党委书记韩进要求,中心要坚持方便广大师生的初衷,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查漏补缺,再造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在近期的校长与学子面对面活动中,校长李晓红预告了学校正在规划建设的工程,“5年内,学校将建成大型体育馆和室内游泳池,完善各学部的图书馆,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习场所,并优化管理,把本应属于学生的教学、科研和课外活动场所还给大家。”一番话给学子带来了无限憧憬。
(摄影:张然 吴光贤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