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迎接党代会系列报道

【喜看新成就】新方向 新范式

——武汉大学协同创新工作纪略

发布时间:2013-12-11 12:53 来源: 作者: 记者 吴江龙阅读:
A A A

编者按:当我们仍然沉浸在120周年校庆的喜庆气氛中时,学校又迎来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武汉大学第八次党代会即将召开。自从2004年召开第七次党代会以来,九年间,学校党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改革发展,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在喜迎党代会之际,武汉大学报、武汉大学新闻网特开设专栏,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我校科学研究工作取得可喜成就,学校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搭建了一系列重要平台,标志性成果大量涌现。其中,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更是近年来出现的工作亮点。

201212月,由武汉大学牵头的“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打破学科与校际壁垒,汇聚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水利部等单位一批知名专家,服务国家重大急需和学术创新,打造世界一流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国家智库。

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武汉大学直面学科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衔或参与了边界与海洋、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感染与免疫等协同创新平台,为培育协同创新积蓄了扎实的基础并进行积极探索。

 

深度融合  力量集成

从传统手工绘图、掘土取证,到高科技遥感侦察、三维建模,在武汉大学,传统的考古学正经历一场质的蜕变。

整合历史、材料、测绘、生物、物理、医学等多学科资源与创新力量开展协同攻关,武汉大学科技考古研究中心突破思想壁垒、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自然类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将空间信息、软件工程等科技手段运用于考古领域,为大遗址保护、田野考古等提供先进技术。

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给考古学研究带来强劲动力,也让团队成员们尝到了甜头。如今,中心发展空间大了,学术视野宽了,获取的项目和经费也多了。仅近两年,中心就承担了“三峡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丝织品文物综合分析研究”、“信阳楚国饱水木器漆保护”等国家项目10余项。

校内打破院系壁垒、学科藩篱只是第一步,我校还着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把学术视野拓展到全球范围,推动校内外各种创新资源整合与力量协同,努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好水平上实现协同创新。

20134月,武大与泰国科技部共建“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新址正式揭牌,双方将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成为面向东南亚的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国际合作研究与培训机构。自2007年成立以来,该中心以地面站建设为依托,与国家测绘局、湖北省、武汉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开展深度合作,航天测控与遥感卫星地面应用领域国内外协同创新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驻足前沿  服务国家

杂交水稻是我国的民族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充分利用现有研究资源,在杂交水稻产业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快研究进程,201211月,由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牵头联合组建的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建设。

20134月,在该中心学术交流和阶段性成果现场展示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朱英国,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等水稻研究专家再次聚首,围绕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科研院所、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和资源共享模式,中心的实质性运行、全面提升我国杂交水稻产业水平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杂交水稻产业提升过程就是协同创新的过程,只有坚持创新,开展深层次协作和交流,才能促进我国杂交水稻事业发展,提升整体水平。”中心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说。

走出书斋、深入社会,武大学人把研究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

李德仁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在测绘遥感领域,立足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取得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致力于艾滋病防治的桂希恩教授,率先发现中原地区艾滋病流行紧急状况,以极大勇气承担起临床治疗以外的社会责任。由于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及区域发展的杰出贡献,湖北省人民政府先后授予李德仁、朱英国、桂希恩 “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近三年来,我校有2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这些成果都与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密切相关。

紧密结合湖北实际,我校还开展了“科教兴鄂专项行动计划”,并自筹资金100万元启动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专项,支持专家学者围绕推动湖北“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开展研究,努力为湖北科学发展当好“思想库”、“科技库”和“人才库”。

 

创新模式  打造智库

作为我校与国家质检总局共建的跨学科、开放式大平台,质量战略发展研究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就作为学校积极探索协同创新体制与机制的“试验田”,积极服务国家质量战略,确立了与不同创新主体协同合作、联合攻关的发展路径。

“按照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思路,研究院调动政府、科研机构等多方面资源,在纵向和横向层面建立协同机制,走出了一条大学研究机构集成创新、协同发展的新路子。”院长程虹说。

在重大需求引导下,研究院形成以重大质量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应用来评价科研成果价值的研究范式。目前,研究院已成为国家标准委、国家特种设备监管总局等部门的咨询专家单位,定期参加这些部门的研讨会和谈判。

近年来,在跨学科战略的引导下,我校打破了学院(系)、学科壁垒,探索跨地区、跨专业、跨部门的研究体制,一批综合研究大平台亮相珞珈。学校先后与国家外交部共建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家发改委共建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与国家汉办共建国际汉语资源研究与推广中心,与国家文化部共建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等。

有专家指出,在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的时代,高校新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成果产出,要努力突破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藩篱,在人事管理制度、科研组织模式、科研评价导向等层面,突破体制壁垒,建立与各创新要素协同发展相适应的新机制。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探索建立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的科研人员管理模式,根据产业需要选择研究方向,根据企业业绩决定去留,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合理流动;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在实践中试行应用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尝试把“社会贡献度”作为评价标准……

 

“全面开放协同创新,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路径。武汉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理应充分发挥文理交融、学科齐全的优势,探索知识生产、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新思路、新做法,以创新成果支撑人才培养,不断推动创新能力提升,为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做出新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李晓红说。

(编辑:杨欣欣)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