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秋风送爽,武大又添新面孔,7000多名本科新生入住珞珈山。记者发现,今年年龄最大新生1985年出生,多数新生为1995年前后出生,“95后”已成为大学的新生主体。
据统计,今年新生男女比例约为1.22:1。有意思的是,461位同学有同名的,其中6人叫“刘洋”,属同名最多者。还有不少新生同年同月同日生,比如,22名新生生于1994年11月11日,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光棍节”。
至于双胞胎、“稀有”少数民族、年龄最大新生28岁、最小新生14岁……这些新学子背后的缤纷故事,且待记者慢慢道来。
双胞胎姐妹花:终于可以不同班啦
“你们真的长得好像!”“能不能和你们合张影啊?”身着一样的外套、款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牛仔裤和帆布鞋,9月6日,龚熠帆和上官俊怡这对双胞胎姐妹出现在梅园小操场迎新现场,便立刻吸引了周围同学的目光。
姐妹俩是湖北沙市人,毕业于荆州中学。今年高考,姐姐龚熠帆考了616分,妹妹上官俊怡考了629分。虽然分数都不低,但她俩还是遗憾地表示:“没有发挥好。”
从小到大,姐妹俩都在一个班级,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俩人特别高兴:“终于可以不同班啦!”妹妹因为物理成绩一直很好,便报考了一直很向往的物理专业;姐姐本来心仪的是经济类专业,但差了几分,最终来到电子信息学院。姐姐龚熠帆很乐观,她觉得与其一直遗憾,还不如勇敢接受,“虽然我对电信专业了解不多,但可以慢慢培养兴趣。”
第一次踏入武大,姐妹俩就被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深深吸引。关于大学生活,她们的计划是,适当参加一些感兴趣的社团活动,锻炼实践能力,但最重要的还是以学习为主,打好基础,为以后继续深造做准备。
这对姐妹花乍一看长得一模一样,但仔细辨别还是能够区分出来:姐姐龚熠帆的发型是偏分,而妹妹上官俊怡是中分;姐姐是方脸型,而妹妹的脸稍圆一些。上官俊怡说,有一次上英语课,老师忘了带眼镜,对着她喊了8次姐姐的名字,让她起来回答问题。龚熠帆则笑道:“如果同学们想跟我们打招呼又担心弄错,可以直接说‘hello,双胞胎’!”
特殊的少数民族,你可曾听说
现如今,大学校园里的少数民族学生越来越多了。不过,有些人口较少的民族,比如基诺族、门巴族,大家依旧感到很陌生。在今年的本科新生中,就有这么一群来自特殊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和大多数汉族学生相比,会不会有些不同呢?
来自社会学系的新生孙瑞敏是基诺族人,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这可是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
“第一次来到武大,感觉这里真不负‘中国最美大学’的盛名,树木郁郁葱葱,古老的建筑使这里充满了文艺气息。”初来乍到,孙瑞敏对美丽古朴的校园很是喜欢,她计划趁这两天天气凉快,去校外逛一逛,了解武汉这座城市的故事。
“我以后想从事社会心理方面的工作,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未来希望能去海外继续求学。”关于大学生活,孙瑞敏早就制定好了目标,而陪她一起来报到的妈妈也十分支持:“我很开心孩子能够进入这所大学,之前害怕分数不够,如今尘埃落定,内心非常满足。”
“能来到武汉大学,真的非常巧合,也非常幸运。”眼前这位活泼外向的小伙子,是来自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新生杨大全。他是哈尼族人,这个以梯田闻名中外的古老民族有很多传说,最为著名的就是《阿诗玛》。
“武大的树特别多,非常适合情侣散散步,学姐都很漂亮。”杨大全对武大的第一印象,很令人开怀。但被问及今后的志向时,他又严肃起来,“我想为国家做点事,所以选择了公共管理这个专业。我要通过大学学习,先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知识、更成熟,再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次仁旺姆,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位少数民族学生,但大家一定很难猜到她的民族,因为门巴族在全国仅剩不到8000人,可谓“少数中的稀有”。
“我在高中就知道武汉大学了。”美梦成真的次仁旺姆,其实是一位很有想法的女孩。她说,像她这样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学毕业后报考公务员会有优势,所以填志愿时选择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回忆起刚刚结束的暑假生活,次仁旺姆格外兴奋:“8月份刚过完雪顿节,那是我们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叫做酸奶节。每年这个时候,全世界的佛教信徒都会虔诚地来到拉萨,听藏戏、看赛马、参加游园,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吃酸奶了。”问及她对校园的印象时,次仁旺姆有些不好意思,“武大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好几次我都走迷路了。”
28岁重入校园,影响人生的两个决定
一脸成熟的王建,来到报名点时,大家还以为他是陪家人来报到的。28岁的王建,是今年年龄最大的新生。在他身上,有种很沉稳的气质,“来之前我就想好了,看好的和不看好的声音我都能消化掉。”
2003年,王建以高出省重点线近90分的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但那不是他内心最向往的大学。他与北京大学失之交臂,这份失落感伴随了他大学四年,“每天宁可躺在宿舍发呆,也不想去上课。”大四那年,王建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令父母无法接受的决定:主动退学。
退学后,王建去了深圳打工。因为没有大学文凭,他只能在工厂里从事基层工种,每个月2000多元月薪。而他的大学同学毕业后,顺利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民航研究所就业,从老同学那儿传来的好消息让他羡慕不已。“回头想想,自己那个时候还是偏执了一些,一味追求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2012年,再次经过深入思考,王建做出了人生另一个重要决定:重回高考考场,再当一次大学生。征得父母同意后,他从深圳辞职,回到家乡复读。复读的一年,王建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才睡觉,“当时也想过,努力一场最后可能还是失败,但想通了就坦然接受了。”一年的艰辛没有白费,看着高考成绩那一栏的607分,他欣慰不已。
填报大学志愿时,王建特意咨询了正在武大法学院读研究生的侄子的意见,“毕竟现在年龄不小了,选专业会更看重就业前景。”最后,他选择了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王建的父母比他更开心。重回大学校园,王建比普通新生少了几分激动。“我不是大家的好榜样,我浪费了那么多年的宝贵青春,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回首自己的经历,王建感慨不已,现在学习对他来说,也有了新的定义,“学习绝对不只是针对书本知识,而是取长补短。”
14岁的小不点儿:一直想考武大,因为校园很漂亮
独自一人从山东菏泽坐火车来武大报到的田元,被大家认为是武大今年年龄最小的新生,虽然还没有得到官方正式认定,但不管怎么说,14岁的他在大学生中也是个“小不点儿”。
小学在家念私塾,8岁读初中,10岁进高中,14岁上大学。田元的“大学前时代”,一直赶着在学习。这个1米75米的大块头男孩儿,袒露心声,其实自己好羡慕那些“玩着长大”的同龄人,“小时候,看着别人玩,心里很难受。”
田元的爸爸妈妈分别是高中的语文和英语老师。他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基本在家自学,10岁考上高中,今年高考以654分考入电子信息学院,高出当地重点线74分。
田元说,父母管教十分严格,他不肯读书时,父亲会骂他打他,母亲有时会护着,更多的时候并不管,“有时挺恨他们的,不让我出去玩。现在我没事就喜欢去人多的地方。”
上高中后,班上同学都比他大好几岁,尽管他不觉得和别人有多大区别,但业余时间,他很少和同学一起玩,总是一个人静静地看推理小说,或是一个人在家唱歌,“其实主要还是学习紧张,我中学上得早,在班上成绩不算很突出,高中时就特别刻苦。”
田元说,他一直都想考武大,因为校园很漂亮,这次算实现了梦想。虽然只有14岁,但由于高中住读,田元自理能力并不差,衣服都是自己洗。这次到武汉,是他第一次独自出远门,“这有什么难的啊,但父母就是不放心,好不容易才说通。一路上我电话都被我妈打得欠费停机了。”他苦恼地说。
对于将来,田元说还没想好,但估计会考研究生,“就一直学呗,直到不想学了。”
(摄影:钱弯弯、吴梦杨、尹文彦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