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武大要闻>>正文
详细新闻
针对“超级细菌”研发新药物分子
抗耐药菌活性天然产物研究取得突破
发布时间:2017-09-27 16:41  作者:  来源:药学院  阅读:

新闻网讯(通讯员严璨)美国化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旗下刊物ACS 化学生物学》(ACS Chemical Biology)在线发表了药学院邓子新院士团队孙宇辉教授课题组在抗耐药菌活性天然产物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论文题为Functional Analysis of Cytochrome P450s Involved in Streptovaricin Biosynthesis and Generation of Anti-MRSA Analogues(《曲张链丝菌素生物合成中细胞色素P450的功能分析及抗MRSA活性结构化合物的创制》)团队成员刘源振博士为第一作者,孙宇辉为通讯作者。

针对因抗生素滥用所产生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等高致病性及多重耐药性病原菌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巨大威胁,课题组着力研发针对这些“超级细菌”的新药物分子。

课题组从珞珈山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 CCTCC M2017417),其发酵产物具有很强的抗MRSA活性,通过进一步活性追踪发现活性成分为一种安莎类抗生素——曲张链丝菌素(Streptovaricins)。

课题组综合利用分子遗传学、化学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手段对曲张链丝菌素生物合成机制进行了全面探索,尤其是从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发现了负责氧化还原功能的多个P450基因,并通过定向遗传操作积累和鉴定出10个曲张链丝菌素系列类似物(其中4个为新结构化合物)。同时,还利用MRSA标准和临床分离菌株表征了各结构和基团对活性的贡献。显然,这些重要构效关系的揭示为定向理性改造曲张链丝菌素,并将其开发成高效抗MRSA药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邓子新团队成员长期聚焦于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及其合成生物学研究,课题组围绕药物发现、改造和创造有关的一系列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不断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孙宇辉教授课题组的这项工作成果又为该团队打开了另一个天然产物领域的创新生长点,为活性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提供了新的范例。

该研究得到了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bio.7b00467

编辑:陈丽霞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文章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0
专题网站
发稿统计

 电子邮箱:wdxw@whu.edu.cn 新闻热线:027-68754665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传真:68752632 邮编: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