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窦贤康:武大校友更善于用行动表达爱

发布时间:2016-12-21 21:10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作者: 肖珊阅读:
A A A

文字整理:肖珊

12月21日,“百年文脉,珞珈传薪:校友陈东升、李亦非捐赠作品展”开幕,校长窦贤康在开幕式前接受了省市新闻媒体以及国内艺术界、收藏界媒体记者的采访。现将采访实况整理如下。 

记者:武大校友本次捐赠的藏品很有价值,包括董其昌、康有为的手卷,柳亚子、王世杰的尺牍,靳尚谊、王沂东、杨飞云等艺术家的写实油画等。您是怎么看待两位校友捐赠的藏品的?

窦贤康:我之前求学和工作都是在理工类学校,来武大之后,深感要加强自己在艺术和文学上的修养。我曾在法国待过七年,大家都知道法国是艺术之都,我有点后悔没有多花一些时间去逛博物馆和艺术馆。来武汉大学之后,我希望自己把这一课补上。

陈东升和李亦非校友把自己珍藏多年的藏品捐给母校,这份校友对母校的厚爱令我很感动。他们的捐赠是万林艺术博物馆馆藏建设中接收的首批来自校友捐赠的大规模藏品,既为博物馆建立系统性的馆藏体系标识了起点,也为博物馆今后的藏品征集开了风气之先,更是中国企业家报本反始、不忘初心的公益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和传递。

在这种高起点上,通过共同努力,把万林艺术博物馆建成中部地区最好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培育和提升武大学子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操。

记者:据了解,这次捐赠的作品中有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世杰的手书,您作为武汉大学现任校长,看到这样的作品有什么感想?

窦贤康:作为国立武汉大学首届校长,王世杰先生对学校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很感人:1981年,王世杰在台湾去世。他一生在政府担任过重要官职,也在学术界教书、写作,但是他感情最深厚的地方还是武汉大学。他离世后,朴素的墓碑上只刻着一行碑文“前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雪艇先生之墓”。“雪艇”乃王世杰的字,这16字碑文是他在遗嘱中郑重托付“只须写”的,可见早年武汉大学的一席教职令他念念不忘,引为终身骄傲示予后人。

王世杰担任武大校长期间,致力于把武汉大学建设成有崇高理想和一流水准的大学。随着时代变迁,虽然“崇高理想”和“一流水准”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但它符合武汉大学的办学方向。我们要办一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大学。现在国内高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校友的不断帮助,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使武汉大学重新回到国内最前列的位置。

记者:您来武大已经两周了,对学校有没有更深入的印象?

窦贤康:我对武大的印象有三点。

第一点,武大校园非常美丽。都说武大是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我也去过传说中的其他几所最美丽的大学比如北大、厦大,我还是感觉武大是非常美丽的,她山水相间,建筑很有特点,文化气息浓厚。

第二点,武大学子十分热情。晚上在校园散步时,碰到了两拨学生,主动要求与我合影。照完相后他们高高兴兴地跟我道别,这让我感觉很亲切有爱。

第三点,武大校友非常爱校。校友对母校的爱,好比子女对父母的爱,乃人之常情;但武大校友对母校的爱更浓烈,他们迫切地希望母校越办越好。该怎么回报这份热爱呢?我希望尽己所能把武汉大学办得更好,让校友以母校为荣。

记者:您怎么看待博物馆的育人功能?

窦贤康:像万林艺术博物馆这样的存在,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对美的感悟,能让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心智更加健全沉稳地发展。

记者:近些年,以陈东升为代表的武大校友在捐赠方面表现积极,对武大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对此您怎么看?

窦贤康:喻杉校友曾写道,“武大学子的根不管植于何处,总会有一支伸向珞珈山。”这句话很感动我。我觉得这是武大校友的真实写照,不论事业达到什么高度,他们都愿意真诚地帮助母校。

武大校友对母校不仅是语言上的喜爱,他们更善于用真实行动来表达。在过去的十年里,武大校友为母校捐赠了七栋楼,大大改善了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外部条件。武大比较注重内涵式发展,校友的这些捐赠弥补了我们在硬件上的差距。我希望,在校园文化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引进等方面,校友能够给予大力支持。

如何获得校友支持?我的看法有两点。一是努力把学校办好,让校友愿意帮助母校。办好武大,是凝聚校友力量的重要原因。二是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校友,要善待在校求学的学生和为培养学生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

(学生记者曹雪对本文亦有贡献)

(摄影:金鑫  编辑:杨欣欣)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