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人民日报】珞珈英豪,遨游天地间

发布时间:2015-01-22 10:38 来源: 作者: 记者付文阅读:
A A A

历经25年发展,培养出2名中科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19日,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珞珈英豪,遨游天地间

     

   

 

图为李德仁院士(右二)在指导学生。

     


●“我最本质的工作是教师,我的责任是传承学问,培养接班人。”  

●“团队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年轻人去科研的第一线攻关,不能把他们当作‘劳动力’,而是要把最新鲜、最有难度、最有挑战性的问题交给年轻人,同时激励他们,严格要求他们去创新。”  

●“要将国外引进与本土培养相结合,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并重;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研究中培养领军人才;将年轻人放到重大项目攻坚第一线,跨越式培养人才。”  

国家创新团队奖,设立于2012年,每年只评选3个创新团队。该奖项自设立以来,共有9个团队获此殊荣。武汉大学是第二个获得该奖的高校。    

10人壮大到78人,育人和科研双丰收    

据了解,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肇始于1989年成立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带头人李德仁院士介绍,他的老师王之卓院士是该团队的奠基人。王之卓培养出了李德仁和刘经南两位院士;之后王、李两位院士联手培养的博士龚健雅也成为中科院院士。李德仁、刘经南和龚健雅三位院士,是该团队的第一代核心人员。  

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在李德仁、刘经南、龚健雅三位院士带领下,依托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集和培养了大批人才。  

经过25年的发展,团队从1989年最初的10人,壮大到了目前的78人,先后培养了2名中科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973首席科学家、7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9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6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李德仁介绍,团队以院士为第一梯队,“杰青”为第二梯队,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优秀博士生群体、珞珈学子等为第三梯队,目前50周岁以下人员占84%35周岁以下人员占35%。学术大师引领方向,中坚力量成果丰硕,青年学者快速成长,这支团队成为本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群体之一。以团队为核心支撑,武大2012年获“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全球领袖奖”;该校测绘学科被誉为“世界三强”和“亚洲第一”。  

这支珞珈山下的英豪团队,取得的科研成绩也是硕果累累:在国际上首创测量误差处理与可区分性理论,被德国洪堡基金会评委Grafarend评价为“解决了测量学的一个百年难题”;研制了遥感卫星精确定位处理系统,在核心元器件受限条件下,将我国光学卫星遥感影像直接定位精度从300多米提高到10米以内;研制了北斗及全球各类导航卫星精密定轨、定位及相应的服务系统,将定轨精度从510米提高到23厘米,位居世界前三……  

10年,团队15名核心成员发表SCI论文363篇;近4年,团队78名成员发表SCI论文总数位列世界同类研究机构第一,被引用数位列世界同类研究机构第二。  

“到2020年,我国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将达到200多颗。所以,我现在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把天上的卫星用好。”李德仁说,希望通过研究,能像互联网一样,把数以百计的卫星统起来,实现卫星组网通信、实时处理和快速响应,把采集到的数据在天上处理好,然后直接把信息发到每个需要的人手上。  

给年轻人“压担子”,放到科研攻坚第一线    

“我最本质的工作是教师,我的责任是传承学问,培养接班人。”截至目前,李德仁院士已培养了145个博士,是全国带博士最多的导师之一。  

怎样让团队长葆创新活力、怎样让人才队伍快速成长?这是李德仁经常思考的问题。“国外引进与本土培养相结合,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并重;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研究中培养领军人才;将年轻人放到重大项目攻坚第一线,跨越式培养人才。”这是李德仁建设人才队伍的三大思路。用他更通俗的话说,就是“甩开膀子搞创新,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培养拔尖人才”。  

年仅38岁的张过教授,已经是团队的主要成员。2005年博士毕业后,张过就留在实验室工作。2006年暑假,刚进入团队一年的他,就加入了李德仁、龚健雅两位院士的资源三号卫星论证团队。“当时,我是年龄最小的,还是讲师。”被“压担子”的张过快速成长,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了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处理系统研发,并在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学研究要创新,就意味着在荆棘中蹚出一条新路。“因为观点不同,和老头子(李德仁)不知道吵过多少次。”张过回忆,每次吵完都很害怕,但没想到李德仁越吵越喜欢这个“调皮捣蛋的家伙”。李德仁表示,团队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年轻人去科研的第一线攻关,不能把他们当作“劳动力”,而是要把最新鲜、最有难度、最有挑战性的问题交给年轻人,同时激励他们,严格要求他们去创新。张过说,开放、包容的团队文化让年轻人在这个队伍中如鱼得水。  

今年41岁的眭海刚教授说,2004年时,刚刚博士毕业两年的他,就被安排一个上千万的科研项目,由他牵头组织10多个单位的120人进行系统集成技术攻关;2007年,他又接手一个数额高达3000万元的国防项目。“他充分信任我们,人员、经费、场地的事情都不用我们操心,还经常鼓励我们。  

注重科研成果产业化,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如何让人才静心做事,也是李德仁思考的问题之一。张过说,当年读书时,李德仁曾要求他只能以学校为圆心,在方圆5公里内找对象。但最终,他相中的是一个外地姑娘,而且要比自己早一年毕业。为了留住弟子,惜才的李德仁帮助那个姑娘在武汉解决了工作。  

18日下午,团队成员吴华意和陈晓玲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术带头人的眼光、开放的科研环境、课题的现实针对性,让团队成员的研究有了足够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团队成员廖明生教授,是我国雷达遥感领域的顶尖学者。他1992年到实验室工作,1993年到中科院遥感所学习。“遥感当时是冷门专业,国家也不给经费,但李院士和龚院士预见到了遥感测量的发展前景。如果不是他们的指引,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陈晓玲教授也表示,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布局上的预知性,为团队发展指明了方向。  

产业化、应用一体化也为团队持久发展增强了后劲。据介绍,团队目前共有授权发明专利96项,软件著作权61项。多年来,专利转化孵化了武大吉奥、武汉立得、武汉光谷北斗、武汉泰通、武大卓越等企业,近5年实现产值20亿元。  

与此同时,团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刘经南、施闯作为项目组长参与中欧伽利略合作计划;张良培牵头火星信息提取的中法合作项目;陈能成参与美国宇航局“卫星传感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等。  

团队还建立了多层次常态化内部学术交流和学者访问讲学制度:每月一次团队学术交流、每周一次研究小组学术交流;2009年以来,共举办78期研究生学术沙龙;与48个国(境)外学者/团队建立密切联系;10年来,走出去、请进来互访讲学1200多次,其中来500人次,出700人次。  

频繁的学术交流,让团队始终能够接触到该领域学术最前沿。近十年,团队130余人次在国际学术大会担任主席、共同主席、分会主席或作特邀报告,已成为国际测绘遥感领域最活跃的团队之一。  

“在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我们一一握手,感觉到国家对我们非常地关心。我们应该尽责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满足国家需求。”李德仁表示,“我们还有更高的目标,在强军、富国、利民三个方面继续努力,把我们的对地观测与导航做到更上一层楼。”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5-01/22/nw.D110000renmrb_20150122_1-18.htm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2015122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