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校主持的一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专项启动

发布时间:2023-02-14 14:57 来源: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学院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程磊)2月11日,由武汉大学牵头,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攀教授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与洪水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武汉召开。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主管马浩、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处长金旭浩、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杜耘、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出席,武汉大学郭生练教授主持开幕式。会议成立了由许崇育院士担任组长,王浩院士、钮新强院士、夏军院士、邓铭江院士等14位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项目及课题骨干9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马浩高度肯定了研究团队在项目预申报、申报、任务书和实施方案编制等方面的高质量工作。

金旭浩希望项目实施能统筹规划工程技术、统筹目标任务责任,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用导向等多方面推进科研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国家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水资源系统调配与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杜耘指出,在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背景下,该项目与湖北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作为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湖北省科技厅会全力配合项目实施,支持、保障项目运行,希望项目产出能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逐个击破,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唐其柱感谢各方长期以来对武汉大学的支持,并表示自“十四五”以来,武汉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展现更大作为。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申报与落实,将全力支持项目的落地实施。

水利水电学院院长熊立华指出,提高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难题,项目目标明确、方案可行、研发队伍实力雄厚,学院将积极配合项目开展,以此项目为契机推动学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项目负责人刘攀教授从项目背景及关键问题、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任务分解及进度安排、研发团队及工作基础、预期效益及风险分析、课题经费预算及分配等方面详细汇报了项目总体情况及实施方案。

与会专家进行了认真讨论与审议,认为该项目聚焦于水库群调节驱动的流域非稳态产汇流机理与洪水时空变异、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风险链式传递、防洪库容的等效机理及最优时空分配机制等大型水库群来水特征刻画、水资源利用目标联动协调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目标明确,科学问题清晰,研究内容丰富,技术路线合理,实施方案可行,满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要求。专家组一致同意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并就下一步的相关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据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水情,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建有水库9.8万余座,形成众多大型水库群。但我国汛期洪水约占全年总径流的64%,其中仅有50%被调控,洪水资源化潜力巨大。现有的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技术,源于单库的汛限水位设计与运用研究成果,存在未考虑上游水库调蓄影响、调度控制脱节响应速度慢等问题。研发大型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技术,提高流域的洪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难题。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与洪水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于2022年12月22日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复,项目以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汉江上游、清江梯级与澧水流域水库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方法—技术研发—集成示范的全链条研究思路,以水库群运行期设计洪水为理论基础;围绕水文预报,发展集成物理成因和数据驱动的径流精准预报技术;围绕风险管控,创新多源预报信息利用及风险辨识技术;围绕智能调控,突破大型水库群全景动态调度技术;构建实时联合调度方案,并应用示范。项目旨在突破洪水资源利用与防洪、供水、生态安全之间的协同调控瓶颈,优化水库群汛末开始蓄水时间与蓄满率,实现面向河湖库—蓄滞洪区的流域水库群防洪库容最优时空分配与汛期运行水位精准调控,并展开大型水库群洪水资源化示范应用,为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系统调配与高效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编辑:付晓歌)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