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杨文)12月4日,中国文学史编撰研讨暨《中国宗教文学史》结项鉴定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及项目子课题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会议。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会议。
沈壮海、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左瑞成分别致辞。他们肯定了“中国宗教文学史”项目的重大学术价值,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结项鉴定会上,项目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光正从运作进程、课题组成员、编撰理念、平台建设、稿件审读、阶段性成果、结项材料七个方面汇报了项目完成情况。郑筱筠、刘湘兰、张培锋、李舜臣、宋莉华、树林、马梅萍等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对项目的价值与意义、各分册的编撰情形进行汇报。
随后,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洪、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述卓等专家组成员对项目进行了结项鉴定。经过充分的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属于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对中国宗教文学进行了空前梳理,填补了学术空白。编撰者以宗教实践为切入点,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见解,扩展了文学研究的空间,也为中国文学史的编纂提供了经验。经审议,该项目完成程度符合结项要求,鉴定为优秀等级,同意结项。
中国文学史编撰研讨会议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文新、四川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普慧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就上午专家组给出的评审意见进行了充分研讨,并对后续课题任务作出详细安排。随后,学者们围绕学术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展开深入交流。
据悉,《中国宗教文学史》项目由吴光正主持,2007年开始策划编撰,并于2015年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历经15年,研究成果丰硕:一是完成了25个子课题共1160万字的撰写任务,包括25册《中国宗教文学史》与7册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史论著;二是发表和出版了232项阶段性成果,其中包括论文212篇、学术专著20部;三是举办了8次学术会议,于《武汉大学学报》等六家核心期刊开设研究专栏,搭建起良好的学术平台。
《中国宗教文学史》是一部多教派、多语种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有四个方面的研究特色:一是从宗教实践的立场解读宗教文学创作;二是从文体学的角度解读宗教文学、建构宗教诗学;三是从宗教本土化、宗教互动、民族融合的角度解读宗教文学创作;四是从跨学科的角度观照宗教文学史。对于扩展文学史的研究疆域,清理民族融合、文化认同的历史进程,以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该项目最终成果即将由北方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编辑:付晓歌、相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