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数字时代文艺评论的转型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7-05-09 16:47 来源:艺术学院 阅读:
A A A

文字整理:欧孟宏、王文斌

429日,“数字时代文艺评论的转型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全国2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交流探讨,为中国文艺评论事业建言献策。

与会者一致认为,数字时代不仅改变了文艺的创作形态和审美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类的文学艺术观念。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全球文化都在愈来愈倾向于虚拟的、非现实的娱乐文化产品,包括网络文学、游戏动漫、奇幻影视等。这些文化艺术产品借助各类数字新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日益走向大众。换言之,新媒介/数字化的文艺语境已然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文艺的生产、传播、消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这意味着传统的文艺评论机制和话语体系急需转型与创新。

 

(一)文学批评

就文学而言,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文学生产、消费与批评的客体环境,也改变了文学创作主体、接受主体与批评主体的书写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数字文化还使当代文学艺术的商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与评论文章借助各种新媒体构成了一种“新媒介文艺生活”,带来了文本阅读方式与批评范式的重大变革。这种重大变革使得文艺的大众化、民主化、交互性得以凸显,各种文化身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有助于文艺事业的繁荣,但也会出现文化身份认同迷失和文化焦虑等问题。面对文学发展的这种新趋势,与会学者们认为专业的文学批评不但不应弱化,反而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均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批评与当下批评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对峙,而传统批评的价值观和批评范式面对现实理应进行自觉调整,但应秉持一种本质坚守与个性彰显的精神。他们主张以科学的文学批评来实现分众化,用精当、有说服力的评论吸引大众提升审美品味,遏制恶俗趋势的蔓延。

武汉大学於可训教授指出,当今文学批评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缺少起码的艺术感悟,文学批评的取向和“舆情”被传媒和商业活动所左右。他认为应对批评失语的根本途径还是应当重回感性经验和审美感悟的文学批评本位。

中国社科院党圣元研究员谈到了网络文学研究存在的情绪化批评多、学理化批评少、宏观批评多、个案批评少等问题,主张从传统文学中汲取营养,开拓出新的批评途径。

湖北大学刘川鄂教授则认为应当运用审美批评的方法进行剖析、诊断,以提升网络文学的人性含量和审美含量。

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认为,在网络、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快速崛起的当今,文艺评论的形态与功能正在发生巨变,这其中既有危机亦有转机,他主张可以用带有一定艺术标准的创意批评来取代传统的文化批评、艺术批评和产业批评。

 

(二)电影批评

由数字技术所引发的“矩阵革命”颠覆了传统的电影本体和美学形态,对电影美学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像数字技术制造出来的虚拟影像、合成影像、特效镜头等无疑增加了影像书写的自由度,为电影创作带来了种种新的可能性,也对传统的电影批评提出了新的挑战。与会的电影学者就建构新的电影批评范式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以CCTV-6的日播栏目《今日影评》为例,论述了介乎传统的、专业的报刊影评与新兴的、复杂的网络影评两者之间、兼具融合特质的电视影评之重要意义。他认为《今日影评》是电视影评在中国的最新形态和重要成果,也是电影批评在主流话语建构中的成功尝试,它将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西南大学虞吉教授认为,在数字时代,应注重影视知识体系与影视批评体系的双维重构。前者应确立以“像”为本体的知识体系重构;后者则应立足于影视知识体系和本土影视历史的基础上,依托本土经验和坚实理据的批评范式,生成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普泛适应性的本土电影批评话语。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谭政研究员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懂技术的电影批评还很缺乏,自成体系的中国学派尚未出现,电影批评家与理论家应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大力加强融贯中西的电影理论建设。

南京艺术学院沈义贞教授就数字时代影视作品影响力评价体系的建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影视作品影响力应该由影视作品评价体系、即时影响力与长效影响力三部分构成。

南京师范大学王晖教授认为,中国传统的影视批评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独立的批评话语,我们应努力借助融媒体平台,将学院批评、媒体批评和专业批评有机结合,共筑新的批评平台、新的批评范式和新的批评共同体。

武汉大学黄献文教授结合当代一些电影作品尖锐指出,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价值失范、“娱乐至死”、“受众为王”的观念带来电影创作与接受的恶性循环,而拯救中国电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层的强力倡导和规范,有关部门的政策护航以及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合力才能完成。

 

(三)戏剧批评

在数字时代,戏剧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戏剧批评亟待新的转型。中央戏剧学院谭霈生教授认为当代戏剧研究急需真正的批评,呼吁戏剧创作应以人为对象和目的,应对传统的戏剧观念进行大胆的重构。

武汉大学郑传寅教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戏曲评论中存在的不足。他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一度陷入“找市场不如找市长”窘境的戏曲面临重要发展机遇,党和政府加大戏曲投入,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前所未见,但戏曲仍然存在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宣传压倒审美”,热衷搭乘政治快车,简单配合现实等,而强化主体性是戏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云南艺术学院吴卫民教授对当前学界“理论失语,主体缺失”的判断提出质疑,认为首先应建立批评的标准,应正视戏剧批评空间的巨大变化,对有效引导受众的文艺批评给予肯定。他指出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多媒体、全媒体带来的文艺生态多元化及批评空间的拓展,使得批评主体由原来的文化先驱、政策阐释人、权威学者转移到大V、公众号等自媒体,专业评论者应放下权威专家的架子,走向大众批评,迷恋权威身份会妨碍戏剧批评的健康发展。

武汉大学彭万荣教授认为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集合了前代所有交流媒介的优点,重新界定了时空概念,其权力来自技术霸权及其规则,它们的兴起带来戏剧传播方式、评论方式的变化,交互式、多元化特点越来越明显。

南京艺术学院满新颖教授则就艺术评论要求和中国原创歌剧如何才能“一带一路”走出国门等问题发表看法,他认为文艺评论要保持“四真”精神——真情实感、真心实意、真凭实据、真知灼见。

中国戏曲学院赵建新教授从国内最早、最大的两家戏曲网站“咚咚锵中华戏曲网”、“宇扬评剧苑”的生存、运营现状谈起,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戏曲传媒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如专家、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观众对文艺作品评价体系的差异,戏剧批评中异见文章难以生存,碎片化、情绪化而非体系化、理性化的批评大量存在等等,并倡导不同类型批评相互交融,百家争鸣。

(编辑:严航)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