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区专家咨询会在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2-06-08 10:58 来源: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肖婉晶、张璐)6月6日下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区暨长江国家博物馆(筹)项目专家咨询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武汉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专家受邀参加会议。

武汉市文旅局党委书记、局长肖敏,长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沈涛,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院副院长李霄鹍出席会议。武汉市文旅局副局长李劲松主持会议。

会上,武汉市文旅局通报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区建设工作推进情况,长江新区管委会介绍了长江国家博物馆(筹)项目选址意向。与会领导专家围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暨长江国家博物馆建设的意义价值、选址评估、空间结构、运作体系、内容要素、人文关怀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傅才武指出,长江国家博物馆对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区建设意义重大,应充分发挥博物馆对区域发展的杠杆作用,建议成立长江文明高等研究院作为长江国家博物馆的常设学术机构,构筑长江文明高端影响力平台。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张薇表示,武汉在建设长江文化公园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应快速抓住机遇有序推进、有效实施;长江国家博物馆应综合布局室内场馆和室外场景,建成全方位、多视角、数字化、立体化的生态博物馆。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武静建议,将文化信息、空间信息、景观信息和生态信息综合纳入长江国家博物馆的选址过程中,做好多因素动态评价,形成文化与生态交织的蓝绿景观轴。

“空间融合,多措并举,多维参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钟晟认为,长江国家博物馆应建设公园、景区、博物馆三合一的空间结构,搭建文物展示、学术研究、影响力平台三位一体的运作结构,创新博物馆理事会制度,整合多方资源参与长江国家博物馆建设。

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水文化》杂志社社长易文利指出,长江国家博物馆建设应打好地域牌、经济牌、联合牌和科技牌,做好申报工作;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丰富馆藏文化、创新展馆内容、关注生态问题,展示大国形象。

长江水利水电开发集团生态文化中心主任魏理提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以城市生活为核心,连接消费者需求,加强文化场景体验感建设;坚持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同构,构建立体的空间文化格局;强调治水文化建设,构造大江大河的强文化品牌形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张大鹏建议,从存量和增量两个角度做强长江文明之心,做足两江四岸的日间和夜间文化体验,做细城市公共品质服务,做好长江文创IP。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万琳指出,建设长江国家博物馆要明确顶层设计,成立博物馆策展专班,编写博物馆展陈大纲,同时启动文物征集工作,挖掘长江故事,凸显长江元素。

“长江文化是一个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点挖掘荆楚文化,利用好历史地图。”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张笃勤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长江国家博物馆建设提出了一个思路和两点建议。

李霄鹍表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长江国家博物馆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武汉大学发挥人才优势、学科综合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契机。学校将积极发挥校内外协同优势,综合利用多个平台,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长江国家博物馆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肖敏指出,长江是中华文化文明的重要标识和象征,长江文化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类型文化。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的重要举措。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区,谋划建设长江国家博物馆,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纳入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部署,对于彰显武汉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地位和影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她强调,专家们的意见至关重要,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后续工作的重要指导。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充分汲取专家建议和意见,抓紧完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区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优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专家咨询委员会运转机制,搭建沟通桥梁,利用多种途径,定期与咨询专家沟通情况,主动开展课题论证,详尽提供信息资料,听取专家意见,凝聚专家智慧,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摄影:周若依 编辑:相茹)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