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引导学生成功成才成人

——我校将思政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纪实

发布时间:2017-09-05 11:49 来源: 阅读:
A A A

记者:付晓歌

20176月,信息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学期最后一堂课上,来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战士——广空某指挥所“老战士报告团”副团长毛兰成。他用自己的“一生”,用日记里点点滴滴对党的忠诚,给大一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同学们纷纷表示“内心受到了震动”。

这是我校思政教育的一个缩影。“思政教育不是说教,不要把思政工作做成说教。”校党委书记韩进在召开全面部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上,对全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要求。

高端引领:激发学习热情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在“95后”成为大学校园主体的当下,如何讲一堂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思政课?韩进和校长窦贤康等纷纷走上讲台,为学生们作辅导报告,引领思政课学习热潮。

“如何正确认识党的领导?”2016年底,韩进为学子们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选择和现实的需要两个方面进行解答。“研究自然规律,要有参照系;研究社会规律,要尊重现实。”韩进将价值取向比作物理概念上的参照系,希望大家在认识中国国情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A gentleman is, rather than does.”韩进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天性。

2017329日,校窦贤康以《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为题,用照片、数据和文献说话,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在座的同学身上都肩负着这一责任与使命。”窦贤康开宗明义,运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着力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书记校长带头讲思政课,效果怎么样?学子们有话说——

“韩书记没有照本宣科,案例丰富生动。”这是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级博士生王豪听完课后最直接的感受。

印刷与包装系2013级本科生范春伸则坦言,上课前一直担心课堂氛围会刻板拘谨,但90分钟下来,“我不仅听得很放松,还解决了心底里一直迷惑的一些问题。”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外交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宋立崑说,窦校长这堂课端正了同学们的思想,有助于大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一张张旧照片带我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让我热泪盈眶。”水利水电学院国际水利工程管理试验班2015级本科生李勤说,“窦校长激情满怀的讲授、深入浅出的论证,我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跃然心头。我们大学生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每学期,校领导都要给各分管单位讲党课,上讲台给大学生讲党课和形势政策课。这在武汉大学已是常态,形成了制度。

此外,学校组织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邀请“马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同志、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教授等知名专家走进校园,用一个个鲜活的事实,用对时事的深度剖析,让思政教育不再平面化。

 

学科支撑:多元立体教学

“思政课改革成效要以教学实效为衡量标准,以学生满意度为重要评价指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之初,韩进纲举目张地提出这样的思路。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各类资源、各种力量,用真情、真话、真心感染激发学生,让学生更“解渴”。

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整体综合多元立体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到课率、抬头率、满意率”为着力点;以课程改革试点为突破口;以现代新技术手段在课程广泛运用为新平台;以激活教师自主探讨适合个性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着重点;以建立校内外共同育人的良性机制为协同点;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支撑为领航计划基点;以提升教师队伍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荣誉感使命感为激励点;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实力和贡献度为保障点。

围绕这一理念,思政课改革项目组齐头并进、励精更始,初建起“内容与形式统一、理论与实际结合、老师与学生互动、考试与考核互补”的新型课堂形式,努力将思政课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立体多维互动为特点,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探讨大学与中学教学内容上的有效衔接,着力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扭转本课程学生评价分数和参与程度相对偏低等现象。授课教师孙来斌教授将改革经验概括为:多方面探索尝试,开展教学内容改革和建设,坚持集体备课,开展示范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的自信从何而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民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课堂上,不仅有这样“高大上”的论题,也有像“从中外动画电影看文化软实力”“普通公民与国家形象”“我的梦与中国梦”“对互联网+的认识”这样的时兴话题。杨军教授介绍,“实践教学课并不完全是放养”,任课老师也会参与每一场讨论、每一次调查,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调查,锻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引入武汉地方历史资源,深受学生喜爱。李勤教授介绍,学生参与度较以往大为提升,课堂自主学习氛围越发浓厚,学生历史感增强,合作精神得到了极大提高。

“教室门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这是金筱萍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的一个小实验。通过实验,所有学生都养成了开门后停留以便后方行人进入的习惯,从细微处践行道德行为规范。该课程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改革,在原有课堂讲解基础上,探索实践了课前问题征集、情景剧展示、讨论并分享、课堂小实验、专家学者和一线辅导员进课堂、读书笔记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

“我接触到的思政课和大家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老师都尽力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课堂互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5级的娄嘉明告诉记者。

“我想象中的思政课是很枯燥,老师对着课本一字一句地讲解,可实际上却大不相同。”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2016级龙菲说,“这些思政课做到了寓教于乐,以一种我们更能接受的方式,让我们将宏大浩瀚的知识牢记心中。”

“几门思政课上下来,我发现自己最大的变化——分析事情时有了自己思考,而非像以前一样人云亦云。”动力与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16级本科生田志强说。

除了课堂学习,武大学子及广大社会学习者还可以通过思政课慕课的形式,近距离感受武汉大学的4门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介绍,这4门课程20168月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上线后,在校内现100%翻转,第一季88881人,第二季65423人,两季总选课人数达154304人。开启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局面,被业内称之为“武大思政课旋风”。

“这种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很新鲜。线上学习了知识点,课堂上教师为大家解答问题。这种分工可以使学习更有效率、更加深入,能解决更多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问题。”田志强告诉记者。

不少同学表示,听了思政课慕课十分受益,不论是从专业知识上来看,还是从生活经验上来看,还是从做人的道理上来看,都很有帮助。在掌握知识的的同时,不断成长;在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校不断探索,打造以思政课为主,通识课为辅的全方位、多层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强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汇聚合力:发挥协同效应

我校着力破解思政工作的“孤岛现象”,构建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体系。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门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1303班殷嘉骏同学因身患白血病而休学,学校官方微博及时发布募捐消息,短短15天,便收到爱心捐款61.8万元;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余功茂双肾坏死,跪在凳子,坚持给学生上课;游客在山顶游玩时突然晕倒,中南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护士沈霞见义勇为、出手相救……2014年初,官方微博开辟的“点赞身边好人”栏目,该栏目通过记录、传播身边的小感动、小美好和小温馨,传递爱的感动和力量。

栏目推出后,受到师生、网友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发帖记录身边的好人好事,给身边好人点赞也成为一种校园时尚。“我们通过‘点赞身边好人’,将新媒体传播优势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从小角度传递校园正能量,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韩进说。

“‘点赞身边好人’栏目关注的就是我们身边普通的人和事,他们虽然平凡,但充满善意和感动,通过微博等新媒体接地气的语言风格传播后,更容易被广大网友和师生接受。”学校新媒体中心负责人介绍,“点赞身边好人话题阅读量近5000万,通过点赞身边好人,讲好珞珈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师生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

622日举行的毕业典礼上,窦贤康以希望和责任作为关键词,给毕业生生上了最后一课:“我希望,你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身处人生什么阶段、什么岗位,都要永葆一颗赤诚的‘中国心’,都要常怀家国之情,常念报国之志,常思兴国之道!”15049名学生毕业带着校长的嘱托,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上好第一课和最后一课一直是武汉大学关心的问题。每年9月,校长都会带新生游校园,讲校史、谈校友,用脚丈量珞珈山的每一寸土地。校长上好开学第一课,是学生了解校史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爱校情结的重要途径。开学、毕业典礼上的师生现身说法、牛人校友的励志故事对每一位珞珈学子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此外,2015年,学校开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首期培训班,每年从全校学生中遴选出50名学员,培养周期为2年,在全国高校首创“双学位”学习模式。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方式,将“珞珈青年说”等灵活新颖的学生论坛引入教学中。近期,学校在培训班开设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试点课堂,引导学子深入研讨党的创新理论。

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梁镨月说,“成为一名青马人,是我大学四年里最正确的决定。青马班让一个疏于了解时事的我,愿意深入了解各类政策和社会热点,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好的教育价值理念,不但要激励学生“成功”,而且要促进学生“成才”,尤其要引导学生“成人”。武汉大学通过构建一个完整体系,形成合力,打造“思政熔炉”,把思政教育真正融入育人的全过程。

(编辑:杨欣欣)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