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马白璐
窗含绿荫,风过叶动,阳光斑驳。4月27日,一场汇聚五个不同学院(系)青年学者的学术沙龙举行。
围绕“大数据”主题,学者们分别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介绍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教授耿江辉,在题为《精准看地球——高精度GNSS》的学术报告中,对师生进行了扎实的介绍。
为了让师生更加直观地感知地震的低频信号,耿江辉播放了一段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地震的监控录像——大地沉闷而有节奏地摇晃,人群惊慌奔逃,楼房受损倒塌……“地震中的低频信号比较强,晃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快速剧烈。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地震波的真实面貌。”
计算机学院教授王骞的讲述方式不同。他提到,我们的电子产品、移动设备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传递数据。从数据来源,到建立模型,以及实验方法,他都一一详解,每段引文都有出处,每个结论都有依据。小到数字计算方法,大到模型建立过程,他都一一推导重演,学术性极强。
科学研究的对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有,无所不包。那么,有没有一个科学门类,专门把科学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吴江讲述的主题是“大数据下的科学学研究”。
“有些论文沉寂多年无人赏识,后来其价值被逐渐发掘并得到世人认可,从而造成引用性突然飙升的现象,便是科学界的‘睡美人’。”吴江在讲授中,用了许多诸如此类的生动说法,包括:论文“贸易”、忠贞不渝的“科研搭档”、历险奇遇式的“拼图游戏”等。
从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彭漪的报告中,能直观感受到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的奇妙结合。彭漪提到自己的一个研究项目:在油菜花田间建设观测台,每天每小时不间断监测,苗期、花期、荚果期、枯萎期,一个冷冰冰的计算模型,竟能准确地描摹出一段油菜花从璀璨繁盛到衰朽残年的全过程。
彭漪的团队用遥感技术给生物科学研究带去了福音。为了研究高产水稻,科研人员在试验田里种了数百个品种,持续观察其长势。但观测的方法极其原始——每天在田间地头巡逻,用肉眼评估每株水稻的优劣好坏。使用遥感监测方法后,利用三维技术不间断地监测水稻从播种到成熟的高度变化,如果有几株水稻短时期内高度突然下降,研究人员就有理由怀疑它们发生了倒伏,派人到点查看,鉴定其抗倒伏性。这要比“巡山”式的监测有效得多。
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史良胜开门见山地说:“在这个农业现代化潮流与传统农业交织碰撞的时代,由于农田数量减少,农民大量流失,我国的粮食问题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提高效率,增加农业产出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科研人员的使命所在。”
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润泽众生,是科学家们心底的共同愿望。这也是跨学科沙龙的意义所在。
正如史良胜主持沙龙时所说,“此类交流的意义不仅在于积累许多跨专业知识,开拓眼界,更重要的是开阔交叉研究思路,跳出专业领域的限制,去瞭望更深远的远方。”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