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陈淑晶
人物简介:罗菁,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2016年荣获湖北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外语组一等奖第一名,同年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Mr.President, the right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翻译系的研究生们在“箱子”(同声传译小房间)里结束了同声传译的模拟训练后,被老师罗菁要求每人再轮流逐段翻译。
讲台离学生们坐的圆桌实在有点远,中间还隔着两把大皮椅。远在讲台的罗菁要挺直腰、伸长脖子,才能从两把椅子之间的缝隙看到学生。对正在进行口译的同学,罗菁觉得不仅要“听”到他的声音,而且要“看”到他的表情。她忍不住从讲台上的座位站了起来,走到讲台与圆桌之间,并轻轻挪开了阻挡自己视线的皮椅。
走过来时,这位学生的翻译刚好结束。“这两段翻译得不错,基本上没什么问题,而且个别词翻译得特别好。其他人有留意到她这个词是怎么翻译的吗?”“好,这个单词还可以怎么说?”“我注意到刚刚有同学在练习时,是这样翻译的……”罗菁开始针对学生们的翻译内容,逐字逐句地点评。
同学们一边听着罗菁流利标准的英语示范,一边针对重点词汇做笔记。他们的练习材料,很少是指定的教材,而大部分都是罗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的最新资料。短短三节课的内容,罗菁往往要用七八个小时去准备。在回家的地铁上、在自家厨房里、在看国外新闻时……她都不断在思考和搜集上课用的材料。而且每次做口译任务的时候,她都会在客户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录音,以作为学生的练习材料。
除了这门口译课外,罗菁这学期还有其他4门课要上。从本科生到研究生,针对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生,她都要准备不同的材料,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课堂上长时间地说话,加上课余也要参加各类口译活动,罗菁的嗓子经常不舒服。“嗓子确实常常痛。有时候课堂上讲太多,回到家都不愿意说话了。但是像今天上课,我看到大家进‘箱子’练习,和之前一开始长时间的沉默、不敢说、翻译的时候顾不上听等状况不一样了,学生们表现非常棒,我很惊喜。就冲这一点,我就觉得我做的那些很值得。”
除了专业,罗菁还常被学生用“有趣”“暖心”来形容。“我从大一就开始上罗老师的课,她的即兴翻译非常厉害。”翻译班耿子涵说,“而且上课会结合各种有趣的时事新闻,课间也常放一些英语脱口秀片段,让我们在一种比较放松的氛围内学到地道英语。刚开始我们不敢说,老是翻译的时候顾不上听,老师就会温柔地鼓励我们,给我们信心。”
为了给学生更多实战机会,罗菁还经常带学生参加口译比赛和相关活动,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我知道做同声传译的人都会遇到一个瓶颈期,令人非常痛苦,我自己也经历了那些。对付瓶颈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拼命练习。所以我想给学生更多鼓励,让他们建立自信。”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