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回眸2017】盘点月度汉字

——以《武汉大学报》新闻报道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03 09:59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阅读:
A A A

记者:杨欣欣

刚刚过去的2017年,仍可回望其清晰的背影。每年的十大新闻是武汉大学年终大戏的保留节目,而“回眸”栏目也已形成传统。如果说十大新闻是亮点,是热闹,是台前的光鲜,那么“回眸”则回到日常,是平实,是安静,是我们365天扎扎实实的工作。

自首次在《武汉大学报》和武汉大学新闻网推出“回眸2007”系列,“回眸”专栏已迎来十年“大庆”。栏目尝试过多种方式,以系列报道居多,每年从不同方面回顾分析,有时配以新闻评论;另有2次分析新闻网点击量,1次盘点“珞珈热词”,1次总结“讲好武大故事”的方式。

武大的2017,岁月不凡,季季有戏,月月出彩。我们以“月度汉字”的形式梳理这一年的点点滴滴,重点是“十大新闻”没有囊括的事件。


一月:谋

一年之始,花开有声。书记校长的新年献词,表达出武大人乘风破浪创一流的豪情。

“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果敢的气魄,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迎难而上、不断超越!”1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两代会上,校长窦贤康的一席话,为“人才强校年”“内涵发展年”和“深化改革年”定下基调。

顶层设计,谋划未来。上半年,学校围绕“人才强校”主题深入谋划。1月24日,领导班子务虚会共商“人才强校”发展战略;随后的年度工作研讨会形成共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下半年的关键词是“双一流”,中期务虚会和暑期干部培训班,都突出“凝心聚力谋发展,全力推进双一流”主题。

这一年,窦贤康以武大“新人”身份开展密集调研,走基层,察实情,谋未来。武汉大学有谋划,有情怀,有成绩,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善谋实干,行稳致远。


二月:医

《自然•医学》发表李红良团队肝脏代谢防治新成果,在2月份显得十分醒目,此时,李红良已连续两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医学)。此前出台的医学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一流医学学科建设,这条新闻既是对此的良好呼应,也是2017年武大医学格外“火爆”的前奏。

李红良团队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成果5月份再一次在《自然•医学》发表,12月又在该刊同时发表两篇论文,并于同一日在心血管国际顶级期刊《循环》发表一篇论文。

武汉大学与洛林大学长期开展医学合作,樱花城堡与凯旋门的“姻缘”迎来20年纪念;口腔医学院中美合作成果在《自然》发表,与香港大学开启深度合作;人民医院科技论文总数再居全国医疗机构第三,跻身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指数十强,王志维教授获“金刀奖”,陈谦学获王忠诚神经外科医师奖;中南医院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武大医学走过春华秋实,收获丰硕成果。


三月:暖

3月樱花绽放,武大是花的海洋,也是爱的世界。人民医院女医生沈吟教授高空救人感动百万网友的故事持续发酵,她有一双温暖的手,用爱心和仁心温暖患者、赢得尊重;武大人再出手,人民医院余锂镭副教授在国际航班上成功救治一位心血管急症患者。学校集中点赞白衣天使,表彰“最土博士”腾跃,余功茂当选荆楚楷模年度人物,爱在不断传递。点亮服务月的志愿者、把论文写在手术台上的程帆教授、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时圣宇校友……他们用行动让这个花开的季节更美丽。

温暖不只在三月。150多名师生20年接力为盲人周顺导读,“用我的声音点亮你的眼”;第二届“微爱珞珈”校园健身公益环跑活动,5000余人跑出百万元公益金;余功茂康复后志愿捐献眼角膜;校友柯俊院士遗体捐献母校用于医学研究;京汉两地1200公里生死速递,救命肺及时送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他们共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最美大学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点赞身边好人”获湖北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特等奖。


四月:创

4月的珞珈,创新创业大潮风起云涌。雷军回校谈“创业经”,为这一学年的“创业论坛”通识课划上句号。武昌区、汉阳区等相继来校举行了数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宣讲活动,搭起成长成才的广阔平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学子们躬逢其盛——武汉首个高校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落户武大,首届“自强创业班”为学子提供创业训练营,“我选湖北”首场带来8万多个就业创业岗位,“青桐汇”再回武大提供创业交流平台。

热潮之下是丰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风生水起,学校集中表彰了近百个先进集体和个人。“珞珈之春”科技文化节上,一系列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成果惊艳全场。武大入选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在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上获年会论文优秀组织奖等多个奖项,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大奖,“国创计划十周年”庆典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入选项目和获奖数名列前茅。

11月15日,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勇来校喊话,诚邀武大学子留汉创业就业,将这一轮创业活动推向高潮,也为下一波热潮埋下伏笔。


五月:德

5月5日,学校召开全面部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大会,结合《武汉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此前,五四青年节,校党委书记韩进寄语学子:立身、立德、立业。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4月6日,韩进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要着力破解“孤岛现象”,构建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9月份开始,学校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调研,组织“以德施教”案例和笔谈开展深入宣传。

9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武汉大学打造“思政熔炉”》,报道近年来我校在思政课教学上持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力举措。我校组织全国高校思政课微电影展示,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程育人水平。


六月:毕

“我期待你们永葆一颗‘中国心’,主动担起民族复兴的责任;敢为人先,主动担起推动科技创新的责任;胸怀天下,主动担起影响世界的责任。”毕业之际,校长寄语学子。这是何等厚重的期待!

今年的毕业典礼,除了行政楼前7000人的集体拨穗礼,更应该被记住的,是仪式后面深沉的内涵。该走啦,少年啊,披星上马出发吧!珞珈山放飞搏击长空的雏鹰,身为武大人,就当以天下为己任。


七月:改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第十巡视组2月28日至4月28日对武汉大学党委开展了专项巡视。自6月20日反馈专项巡视情况后,学校开启整改模式,充分利用整改契机,推进各项事业发展。7月10日召开了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20召开了中期推进会,8月30日公布了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

学校党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决把巡视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真抓实改,全力保证各项整改措施落地落实;构建长效机制,深化整改成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八月:资

8月28日,校友们回校搞了三件大事情:“资智回汉”与武汉签下1500亿大单,向母校捐资亿元设立人才引进基金,举办首届健康产业论坛。

与此相呼应的是,7月1日,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健康产业联盟在上海成立,整合各界资源与智慧,打造合作发展平台;11月5日,武汉大学人才引进基金理事会在南京正式揭牌,校友再捐2100万元,支持母校引进高水平人才;11月16日,第二轮“资智回汉”武大校友打响第一枪,20个项目现场签约1676亿元,累计3200亿武大校友资本助力武汉腾飞。

此前,武大校友资本建立的“珞珈创谷”揭牌,打造华中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武汉大学专场现场签约26个项目,总金额超14.29亿元。


九月:承

9月是开学季、迎新季,9月还有教师节。大学校园里的老师与学生,有学问的传承,也有精神的赓续。

开学季,学子们从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回到珞珈,安静了一个暑假的校园重新沸腾起来。开学第一天书记校长照例巡视课堂,喜见师生元气满满。

迎新季,四海学子开启“珞珈时光”,“珞”英缤纷来,武大欢迎你!开学典礼上,校长谆谆寄语:成就未来从读懂武大开始。

9月,也是大一新生走进由院士专家授课的“最奢侈专业基础课”《测绘学概论》课堂的时候。该课至今已开设20年,教师节前夕,六院士团队当选为8月“荆楚楷模”月度人物,并荣获“荆楚好老师”称号。

在这个9月,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农田院士”朱英国;教师节大会上,师生致敬“农田院士”,礼赞人民教师;朱英国事迹报告会感动新学子。12月27日晚,第八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颁奖典礼,致敬珞珈好导师。

正是在这样的师承中,珞珈弦歌不辍,文脉生生不息。


十月:党

10月,珞珈山进入“十九大时光”。

校内媒体开设“砥砺奋进”专栏,以20余篇稿件分别回顾学校各方面工作,又以《砥砺奋进的五年》一文对学校发展作了总体回顾。

早在9月22日,《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报道武汉大学砥砺奋进的五年,“为祖国贡献才智,如远流汇入江海。”12月28日又整版报道武汉大学将十九大精神融入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实际行动,“增强办学治校本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全覆盖、“微教育”,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开展宣讲活动240余场;“零时差”进课堂、进讲义、进网络,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全媒体、微宣传、小系列传播,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推进的学习宣传热潮。


十一月:才

11月是“人才强校年”的高潮,新增2位院士向校庆献上大礼,“国字号”高端人才方阵不断壮大。

名师的示范意义任何时候都不可低估。这一年,杨祖陶、朱英国、谭崇台等名师离我们远去,离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7月,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来校,感动师生;12月,于丹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李德仁院士宝刀不老,这一年先后获国际移动测量技术大会杰出成就奖、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陈述彭奖,领衔的著作登上德国斯普林格榜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上,武大人双星闪耀,邓子新院士获成就奖,李红良教授获创新奖。

一场人才工作攻坚战在珞珈山打响。4月份中旬举办国际交叉学科论坛,广纳天下贤才。10月份海外招聘掀起高潮,求贤若渴,校长窦贤康赴美“引凤”;归心似箭,四海武大人回“咖”“筑巢”。12月16日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会议,要求把人才队伍建设当成首要任务来抓,让青年才俊云集珞珈。

宣传攻势锐不可当,仅“引凤筑巢”专栏“海归人才访谈系列”就推出10余篇报道。中国教育报发表近4000字的《五代传承师资团队炼成记》;新华社推出窦贤康专访,“努力把武汉大学建设成高端人才的聚合平台。”


十二月:智

12月是厚积薄发的,可圈可点之处不可胜数,选取“智”字,是因为十大新闻中少有涉及。

12月9日,首届珞珈智库论坛举行,国内专家聚焦“新时代、新理念、新体系”。经过持续建设,“珞珈智库”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维护国家利益、谋划国家战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珞珈智库”品牌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增强。

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就要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12月初,窦贤康参加中英高等教育人文对话暨第二届中英大学人文智库论坛并发言,介绍我校人文教育、对外交流情况,提出加强中英人文交流的建议。9月26日,窦贤康还曾出席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并作演讲,阐述“以青年人为纽带,中美应拓展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的深度和广度”。

(编辑:陈丽霞)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