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丽霞
“荧荧红烛,巍巍师魂;身立杏坛,首修人品……”在《师德铭》朗诵声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张俐娜走上舞台,与学子们一同深情诵读,并接受学生为她颁发的“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鲜花和奖杯。
12月27日晚,第八届武汉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颁奖典礼举行,校长窦贤康、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负责人、师生代表等欢聚一堂,一同致敬10位“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10位“好导师”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对教育和师生关系的理解,以及对学子的殷殷期盼——
“当44年前我调到武汉大学时,就决心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教育事业。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也尊重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因此我们的团队才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国际上有名的可再生资源和绿色化学领域团队,这就是师生携手、共创辉煌的力量。”张俐娜说。
“非常感谢学院给我这么好的平台,感谢我的导师彭斐章先生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也感谢我可爱的学生们。”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司莉口中满满地都是“感激”二字,像母亲一样的司莉,对学生有着眼光独到的欣赏和由心而生的关切与温暖。
水利水电学院教授槐文信说:“今天这个奖励是我所有奖励中的最高荣誉,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尽快树立学生的学术自信,找到适合学生的定位,帮助他们进一步开拓科研领域。我愿做学生的真心朋友,共同进步。”
“同在一个师门就是一家人。老师要爱护学生,学生也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老师。”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方德斌说,“我和学生们就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科研和课堂上我对他们严格要求,生活中,我们就像朋友一样。”
计算机学院教授杜博感言:“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武汉大学十余载,我也深深感受到校园里老师爱护学生、鼓励学生的氛围。年轻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就要去帮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多地包容和鼓励他们。”
“我是一名老师,在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这样定位自己的角色:路要靠学生自己走,但在路上有坑的时候我会去帮你填。”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王战用形象的语句描述了他所理解的师生关系。
测绘学院教授花向红认为,培养人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科研方法的能力,以及如何能更好地体现自己成果的能力。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牛小骥说:“导师就是研究生在学习阶段的领路人。我们应该着重培养他们优秀的科研品质和科研能力,让他们在毕业时带着团队的优秀基因走向社会。学生获得的成就是对老师最大的鼓励。”
教书育人的“初心”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来斌这样理解:“老师的初心就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为学生成才引航护路。当一名好导师,无外乎要注重几个心:父母心、朋友心、师傅心。”青年学子又该如何恪守“初心”?孙来斌寄语学子:“叩问初心、守护初心、践行初心。”
“我认为这个奖,是作为‘客户’的学生给我的最高褒奖。”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教授说,“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成才。什么叫成才?我理解就是两个字:坚韧。成功不能寄希望于外部条件,只能取决于你自己。”
窦贤康发表讲话:“今天的典礼于我而言有特殊的意义。去年我来到武大参加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第七届‘好导师’颁奖典礼。我来到武大工作已满一年,从一个新来者到现在已爱上这所学校,我愿意为这所学校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
窦贤康说,不管身处哪个时代,大学教育的“初心”就是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大学当然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学生们在学校过得更加有尊严。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培养一支一流的导师队伍,让学生们能够接受一流的教育。为了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学校将今年定位为“人才强校年”,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增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字号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学校将出台措施,鼓励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上讲台,把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身上。
窦贤康还寄语广大研究生:“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到了研究生阶段更需要依靠自己的探索去丰富人生。当你们学成走向社会时,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强盛,而国家给予你们的支持也会更加有力,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的重大科研成果。”
精彩的文艺节目也为典礼增添了浓浓的感恩气氛。由学生自己撰写的美文通过情景朗诵《朗读者:致师恩》抒发了感恩之情,舞蹈《莲颂》、改编版的法语歌曲,以青春洋溢的歌舞形式为老师们点赞;程虹演绎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将典礼推向了最热潮。
评选活动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共同主办。活动历时近两月,共有来自18个学院(系)的21位导师入围。累计2万余人次参与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网页投票,1万余人次参与武汉大学研究生会官方微信平台投票,3万余人次参与武汉大学研究生会博士生分会品牌微信平台“珞珈博沙”投票,以及现场投票票数1万余张,根据所有渠道投票的结果,10名导师脱颖而出。
(摄影:金鑫 编辑: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