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秦后国 记者舒佩)10月22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学习十九大精神专家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沈壮海说,对于十九大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先学一步,学深学透,担负起教育教学和宣讲的责任;要聚焦报告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新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形成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要即时行动,按照“双一流”建设方案,认真落实各项建设计划,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也是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题中之义。他还围绕十九大报告文化部分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认为,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内容丰富、视野宏阔,有许多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问题等等。他还认为,报告极为鲜明而强烈地体现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主体性、时代性、当下性意识,所论极有理论和现实针对性。他主张应该涵养我们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要结合当今时代条件,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教授认为,报告中亮点很多:第一,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第二,深刻分析了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第三,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进行了新的明确。第四,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进行了新的概括。第五,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进行了新的规划。最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他还从历史意义、基本内涵、主要矛盾、战略部署等方面对“新时代"做了全面深刻阐述。他指出,十九大报告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我们的国家将“强起来”,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国安教授指出,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仍是十九大的中心议题和报告的基调。报告强调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提出了未来各项事业建设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根本保障是发展,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发展。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变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等都会发生变化,报告指出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而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依靠生产力的新的发展,因为发展的不平衡根本上是发展的不充分造成的。报告深入指出,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果停下发展的脚步,任何问题都解决不了。对于如何发展,报告也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措施。报告明确我国仍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仍是所有发展的基础。要实现持续协调的发展,必须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不断推动农村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只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构、不断促进发展方式转型,中国经济发展必会迈上新的台阶。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永宽教授指出,理解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创新,首先要对“进入新时代”加以充分的理解,要将其纳入党史国史的长时段历史坐标系中予以定位和阐释。相应地,新时代形成的新思想,在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就占有异常重要和突显的地位。其次,新思想关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内涵逻辑,主要体现在“八个明确”之中,“十四个坚持”是由此现实展开的执政方略。其三,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构成了我们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动力,它是我们党现时代对唯物史观的发展,也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国情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本质性内涵。
哲学学院李志教授谈到,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历史的连续性,既“不忘初心”,又对现在有着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并立足于过去与现在来展望未来。报告关于新的主要矛盾的表述十分准确,其中“美好生活”代表我们党对新时代人民的多元需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一如既往地强调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性,还特别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角度强调了美好生活应涵盖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多种需求。报告还涉及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环境与条件问题,这需要内部和外部各方面的条件共同推进。一方面,我党需要进一步推进从严治党,有效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与领导地位,为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条件,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未来中国发展提供更和谐的外部环境。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乾元教授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面有不少新的思想,其中重大的理论创新有二:一是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上,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又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了,但社会仍处于“初级阶段”,那么这个“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并没有改变社会发展阶段的性质,他提出,可以把现在的主要矛盾看成是原来主要矛盾的“升级版”,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部分质变”。二是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张教授强调,这一新论断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也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理论界要加强研究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国伟老师认为,十九大报告不仅是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而且是对于新时代要实现什么样的以及怎样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的回答。我们党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中,深化着对于国家治理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十四项方略是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是部署和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行动指针。我相信,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家治理现代化从“基本实现”到“实现”的新时代历程中,我们将为世界上其他追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国家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世锋副教授强调,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是一个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他指出,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是中国强起来的必要内容,缺之不可。相比于中国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大发展的瞩目成绩,文化自信的建设、中国故事讲好讲出去的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与缺口,这是现今中国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文化建设相比其它方面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主要矛盾的解决不能仅靠生产力的发展而是要靠社会全方位的均衡系统发展,特别包括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丰富的文化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一维。现在中国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新时代,一带一路等全面开放战略从横向空间维度表达了中国对全球化的新定位,而“新时代”这个关键词则要从纵向的历史维度,放在近代以来中西文明大冲撞、大交流的背景下深入理解其内涵。文化自信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泉,文化自信更要立足于我们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现当代的实践是一切文化思考最坚实的大地。最后他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兴盛,文化自信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马克思主义学院卢勇副教授着重关注统一战线问题,他说,十九大报告共有四处提到统一战线问题,“统一战线”频现十九大报告,说明了三个问题:第一,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新时代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第二,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第三,报告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开创统一战线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曹亚雄教授提出“十九大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新发展”的论述。金筱萍教授围绕“以德治国、依法治国”这一论题展开。金伟教授指出,“十九大”的报告落脚在青年,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任务。李楠教授对民生议题格外关注。左亚文教授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理论界对主要矛盾的思考,阐释了对新时代新的主要矛盾的理解。吴向伟副教授结合党的历史、总书记的历次讲话和“十九大”报告内容,认为“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内涵丰富。邹金堂副教授结合历次党代会,谈“十九大”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李华副教授也论述了对“新时代”的理解。龚玉敏副教授梳理了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
(摄影:舒佩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