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乃宣
我们家兄弟姐妹十人,都是教师。父亲说:“教师人品好,靠得住。”所以,兄弟们的妻子是教师,姐妹们的丈夫也是教师,我们成了教师世家。
我们全家以从事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人才这一崇高事业而感到荣幸、兴奋、自豪、欢乐。都从教师这一职业中感受到了一箩筐的乐趣。
每听说学生学有所成的消息,我倍感欣慰,没有他们的脱颖而出,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那样的奉献精神。
我认为,学生的肯定是对教师的最高奖赏,这最直观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讲习,不能照本宣科,一本讲稿讲到底。要吸收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更新讲稿内容,与时俱进,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实际,把课讲活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有生命力,才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良好的师生互动让我愉悦。节假日我经常请学生来我家聚餐,拉家常,聊天。这种习惯一直没有间断,在我80岁生日时,同学们从全国各地返回武汉。在武汉的几位同学每年都会来我家,如同亲人般问寒问暖。有一个夏天,我不小心,滑一跤,跌断了左手,是一位研究生送我去医院接肢的,整个医治过程一直守护在身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几十年如一日,师生一家亲。这种感情是用金钱买不来的,比什么都珍贵。
学生要了解老师,主要是老师要主动与学生接近。当时学校有要求,政治老师要下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我们实行了称之为“三同”的做法——同住学生宿舍、同在学生食堂用餐,共同研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平等相处,消除隔阂,建立感情,心心相通,逐渐建立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下面的照片是我在学生宿舍与同学一道学习,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由黄海宇同学拍摄,刊登在《长江日报》1980年10月13日第一版。
我们全家分别专注于不同的专业——数学、生物、化学、机械自动化、农学等等,分布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
我们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见面,多利用寒暑假聚首。大家回想起年幼时分梨的喜悦,学着孔融让梨的做法,先由最小的先挑,十妹挑完后,就轮九妹(我夫人)挑,哥哥姐姐有意逗她,哥哥说这个梨大,姐姐说那个梨好,弄得九妹无所适从,不知选哪个好,大家笑了。我在一旁插嘴说:“过去童年分梨不分离,现在人长大了却是分离不分梨。”
我们同在教育系统工作,经常鼓励彼此要敬业勤业,也会以彼此为榜样完善自我。我们家中有三位专攻数学,他们对数学特别嗜好。二姐夫王福春是江西四大数学名师之一,原中正大学教授。三姐夫程民德是我国多元调和分析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1950年1月,他与华罗庚同船回国,是解放时期率先回国致力于中国数学事业的数学家。三姐卢运凯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是浙江大学数学硕士。他们家中数学气味浓厚,墙壁一边挂着他老师苏步青的条幅,题诗曰:“寄身破寺复何人,眼底江山一片新。莫道桐油灯影淡,如今放焰暖生春。”另一边墙壁上挂的是同行好友武汉大学数学家李国平的条幅,诗曰:“阳明石上题诗处,仿德天声耳际闻,午梦未成风雨暴,惊雷掣电欲销魂。”
程民德高兴地谈他培养的学生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数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有不少人已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数学著作颇丰,论文、专著、译著有六七十个,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有现实意义。如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像识别导论》,对指纹识别有指导意义,为数学应用开辟了新领域。平日来他家的多数是我国数学界的名流、巨匠、大师,如苏步青、陈建功、陈省身、吴文俊、江泽涵、段学复等,还有许多数学新秀,宾客如云、络绎不绝。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教师这一职业的欢愉感伴随着我们人生旅程的始终,凝聚在我们的事业里,存在于我们教师世家之中,永远,永远。这种过去了的存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是真实的存在。我们把这种过去了的欢快,叫做看不见的存在,但它是真实的,亲切的,全面的。(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离休教授)
(编辑: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