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走进珞珈山之五: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武大校训的百年传承

发布时间:2014-08-22 11:23 来源: 阅读:
A A A

作者:杨欣欣

2014年四五月间,又一批武大师生圆满完成南极考察任务,回到春意盎然的武汉大学校园。

像他们一样,武大先后有100余人次参加了我国全部30次南极科考,鄂栋臣教授等数签“生死状”,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多个中国和世界第一。

30年接力科考谱写“传奇”,勇敢挑战人类极限,走在科技前沿,这正是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所承载的武大精神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之于武大人,已然内化于心灵里,流淌于血脉中,弘扬于行动上,百余年来弦歌不辍,生生不息。

 

艰难困厄  用自强谱写辉煌篇章

珞珈山麓,东湖之畔。历经沧桑,流风甚美。武汉大学在三个不同时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校训。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朴诚勇”、国立武汉大学的“明诚弘毅”,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其底蕴一脉相承,而又闪烁着时代光辉。

清朝末期,内忧外患,救亡图存,迫在眉睫。有识之士极力模仿西方教育制度,大力兴办新学堂。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向光绪帝上奏《设立自强学堂片》,他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这便是武汉大学的前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诞生于救亡图存的洪流中,匡时济世、奋斗不止的“自强”精神,成为武大精神的不竭源泉。

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国立武昌高师校长张渲制订并亲笔题写“朴诚勇”校训,激励师生无伪、无妄、无畏,具有“质朴无华”的美德、诚信实干的品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1928年,李四光先生骑着毛驴,与林学家叶雅各一起,为国立武汉大学勘定了珞珈山麓东湖之滨的新校址。校长王世杰带领师生开展轰轰烈烈的建校运动,“披荆榛,拓荒野,化荒郊为学府”(胡适语),建造美轮美奂的早期建筑,种植荫庇后世的玉树琼林。在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里,树木树人,薪尽火传,诠释了“明诚弘毅”的校训精神。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抗战期间武汉大学西迁四川乐山,一身学问的历史系主任吴其昌,身患重病仍坚持上课。他说,“战士当死于沙场,教授当死于讲堂!”终至病倒讲台,英年早逝。

乐山时期,校长王星拱广揽英才,学校大师云集,在艰难困厄中谱写了热血救国、学术报国的辉煌篇章,武大跻身“战时四大名校”。当时在校的师生中,后来有12人成为院士。那段峥嵘岁月,浸透了一种永远感召武大人的精神力量。

 

珞珈山上 大儒云集声震四方

武汉大学百余年来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是关于学者的美谈。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大学文风盛极一时,外文系的袁昌英、中文系的苏雪林和凌叔华三位女作家,被称为“珞珈三女杰”,享誉文坛。

20世纪40年代,同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的韩德培、吴于廑和张培刚被称为“哈佛三剑客”。抗战结束后先后接受国立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的邀请,在武大成为“珞珈三剑客”,分别成为法学、史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学术大师。

文学院先后聚集了一批现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学者,杨树达、黄侃、郁达夫、沈雁冰、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周建人、刘异、谭介甫、朱东润、游国恩、苏雪林、高亨、冯沅君、朱光潜、沈从文等,声震四方;20世纪50年代,中文系学术鼎盛,教师队伍阵容居全国之首,刘永济、刘赜、徐天闵、陈登恪、席鲁思、黄焯、程千帆、沈祖棻等“五老八中”,驰名遐迩。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武大学者即在《自然》《科学》上发表了8篇文章。如今,查全性、卓仁禧、李德仁、邓子新、张俐娜、朱玉贤、宁津生、刘经南、张祖勋、茆智、朱英国、李晓红等院士,谭崇台、彭斐章、陶德麟、李龙、冯天瑜、刘纲纪、宗福邦、胡德坤、马费成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活跃在国内外学术舞台;龚健雅、舒红兵、李建成院士等新一代学者,挑起教学科研大梁。武大人形成的“院士方阵”,已达120余人。

校训精神孕育了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传统,正是这一传统造就了一所百年大学的学术勃兴与文化传承。

 

代代学人  用生命诠释校训真谛

博士生陆庆全最近破解了西药合成金属残留这一世界性难题。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发表后,不仅引得德国院士撰文点评,而且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无金属催化”的研究热潮。

武汉大学被誉为“创新人才的摇篮”。改革开放之初,武大走在时代大潮的最前沿,率先推行学分制等一系列改革,被称为“高校中的深圳”。今日武大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创新、创业的“三创”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又一次擎起教改旗帜,为中国高等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

武汉大学杰出校友、著名企业家陈东升将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大学的熏陶:“天人合一的境界造就了武汉大学既质朴又浪漫的气质,在我的事业和生活中时常会看到这种影子,这是在武大四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渗透的一种精神。”

校训既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又陶冶和涵育着一代代武大人的理想情操和价值追求。现行校训赓续传统又与时俱进,1993年,时任校长、著名哲学家陶德麟发动师生讨论,凝练出“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八字校训后,镶于学校正门壁墙,成为师生座右铭;2013年镌刻于新建校门广场的校训石上。校庆典礼上,校长李晓红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学子李晓声投笔从戎,大一时到达中印缅抗日最前线,抗美援朝中又痛别襁褓中的一对幼子奔赴异国战场。

校友欧阳予以学报国,“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干!”他研制出我国第一座军用核反应堆,完成了第一个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

老校长李达献身真理,坚决反对“顶峰论”,“违反辩证法的东西,不管哪个讲的,都不能同意!”最终惨遭迫害至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未动摇立场。

桂希恩教授以行立德,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疫区调查,拉响了艾滋病在中国大地蔓延的警报。“一个教授的5年,将惠及整个民族500年!”

……

太多的名字值得深深铭记,太多的故事需要细细品读。李晓红这样解读校训:办顶天立地之大学,育顶天立地之人才;树创新、创造、创业之精神。

 

(稿件来源:《楚天都市报》2014822日 本网编辑:张发林)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