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丽霞
2014年3月,讲述宁波商人沈三江信守承诺不惜倾家荡产兴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甬剧《筑梦》正式上演,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2014年7月,177张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开尔斯等在80多年前绘就的国立武汉大学建校图纸,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和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山舰等属于同一级别。
武大早期建筑群建于上世纪30年代,包括图书馆、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学生俱乐部、男生寄宿舍等30项工程68栋建筑。这些建筑由李四光等众多知名人士亲自选址,由美国建筑师凯尔斯等主持设计。2001年,15处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湖光山色间的武汉大学早期宫殿式建筑群,气势恢宏、布局精巧、中西合璧、美轮美奂。80多年过去了,不仅巍峨屹立,而且仍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人建起奇迹般的大学堂”
站在武汉大学狮子山脚下抬头仰望,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打磨和洗礼,位于狮子山顶的老图书馆依然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然而当年国立武汉大学辟山建校的艰辛与曲折,却鲜为人知。
珞珈山一带原是武昌城郊荒野之地。1928年,国民政府大学院长蔡元培任命李四光、叶雅各、张难先、石瑛等共同组成了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在湖山之间建造大学的构想虽然浪漫,但设计起来却非易事,应邀而来的建筑设计师们纷纷摇头。此时,曾在中山陵设计竞赛中获奖的美国人开尔斯进入了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们的视野。1918年就来到中国的开尔斯认为,没有什么比大学建筑更能塑造和影响人,更何况当时中国“所有的大学没有系统的建筑”,他兴奋又坚决地接下了武大新校舍的设计工程。
根据珞珈山的地形地貌和校方“宏伟、坚牢、适用,不求华美”的要求,设计师实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先进的营造技术有机融合。校园建筑物采用散点、放射状的园林式大布局,又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法则,着力塑造“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校园中心区,使整个校园在自由的大格局之中又有严整的片断,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群。
新校园建成后,很快带给师生们惊喜。社会各界的赞誉也纷至沓来。地质学家丁文江感慨“在如此荒瘠之地,竟办成一座如此规模的大学,可谓是国人建起的奇迹般的大学堂。”胡适亦曾对一位美国外交官说:“你若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珞珈山看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
筚路蓝缕启山林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惟一完整规划和统筹设计,并在较短时间内一气呵成的大学校园建筑,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不仅忠实地记录着武汉大学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还见证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其建设过程,正是中国近代的教育者们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体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不少留学归来的仁人志士痛感国家贫穷,极力推行教育救国的主张,希望能够“创建中国人自己的象样的大学”。1929年,王世杰在就任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时就提出:“我不是来维持武汉大学的,此行目的是要创造一个新的武汉大学。”
一所一流的大学,无疑应该具备一批一流的建筑。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的同侪们克服重重困难,四处勘察选定校址,多方吁请筹措资金,面向世界延请设计师,数度平息迁坟风波……一期工程承建方汉协盛营造厂的老板沈三江更是在双目失明的困境下倾家荡产承建了这批建筑,留给后人这座美丽超凡的校园,而自己却最终一蹶不振。
建筑风格是一所大学办学思想最为典型也最为外在的一种表现。武汉大学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成为中国高校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象征。
上溯至清朝末年,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的创办者张之洞就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这一思想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程。彼时,一大群有着欧美日留学经历的精英来建设一个新的武汉大学,就必定会注重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西合璧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成为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新校舍的建成,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武汉大学成为民国五大名校之一
作为中国人自主创建的第一个大学校园,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这些恢弘的建筑上完美地体现出来,而这本身又是武大120年历史的最好演绎——这所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古老民族对于现代化教育的回应。
“英隽与翱翔”
开尔斯曾说:“伟大的建筑能够塑造人,让人在感叹之余顿生自信与自尊。”对于武大师生和校友而言,这些早期建筑已化身为学校的精神坐标,成为他们心中最美好之所在。
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的陈善广校友回忆,他和同学们常常从老斋舍穿越一条林荫小道到理学院上大课和晚自习,“理学院像城堡一样,天一黑教室里的灯光都亮了,皎朗的月光倾泻而下,让圆圆的屋顶笼罩一层圣辉,很有学习的氛围。”
“武大的山水和人文铸就了她天人合一的气质。这种气质能文能武,既朴实又浪漫。在我奋斗的历程中,时时闪现着这种光芒。”武汉大学第三届杰出校友、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如是说。
2013年,武汉大学对早期建筑开展了校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老建筑的历史因素和文化气息进行完整的传承和表达,留下武大的文化烙印,坚守武大的气质,传承百年学府的文脉。
具有传奇色彩的珞珈山“十八栋”,也被辟为武汉大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其中的周恩来故居内所陈列的“周恩来在武大”和珞珈山“十八栋”专题展,吸引了无数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士前来探访参观。
“试选珞珈胜处,安置百亩宫室,英隽与翱翔。”1939年版的校歌,至今依然在师生中传唱。早期建筑群也早已远远超出建筑本身的意义,其所包含的中西贯通、顺应自然、彰显人文的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所有武大人的心中,也引领着一代代武大人追寻心中的武大梦,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编辑: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