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简介
朱英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39年11月出生于湖北罗田,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合作育成水稻红莲型、马协型两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多个光敏核不育系,红莲型和马协型杂交稻得到大面积推广,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一等、二等奖和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
5月28日,朱英国院士在教育部“赶考”,为武汉大学牵头组建的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答辩。
次日,他的同行和同事们接受了另一场“考试”。武大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建的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这位75岁的院士,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为了青年时代深埋心中的梦想,他的水稻科研事业一干就是50年。
荆楚种,天下丰
在朱英国院士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两幅照片:烈日下,绿油油的水稻田里,习近平总书记查看水稻长势,并向朱英国了解水稻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情况。
当时,在鄂州市杜山镇东港村的武大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总书记殷殷寄语:“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希望各位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时间已过去快一年,朱英国谈及此事时,仍然很激动:“总书记的话语激励着我,要更好地为农业安全、粮食安全服务。”
还是年轻人的时候,朱英国心中就埋下了一粒梦想的种子:要当一名农业科学家。
理由其实很简单。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深知农民的疾苦,希望能够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一份力,让乡亲们远离贫困和饥饿。
正因为如此,1959年参加高考时,朱英国一连填了3个武大生物学的志愿。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水稻科研事业,半个世纪矢志不移。
上世纪70年代初,湖北省水稻三系协作组成立,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朱英国担任组长,从此开始了候鸟的生活:寒冬时节,在海南进行南繁;次年春天,将希望的种子带回湖北;秋季,转战广西南宁……
对朱英国来说,一年要过三个春天。在春天的田野上,他耕耘着,也收获着。
他培育出“红莲型”不育系和“马协型”不育系。红莲型与袁隆平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他的团队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红莲型杂交稻新组合,累计推广已超过1亿亩,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深受欢迎。其中,珞优8号被认定为超级稻,连续8年是湖北主推品种,连续5年是长江流域主推品种。
近几年,红莲型杂交稻的研究与应用驶入快车道:朱英国团队揭示了红莲型雄性不育的恢复由两对独立的恢复基因所控制,两优234和珞优10号等新品种表现优异。“荆楚种,天下丰。”朱英国院士的梦想,正在逐渐实现。
田间地头身影忙
朱英国院士至今保持着写工作日志的习惯。记者翻阅5月的日志时发现,他几乎每个双休日都在工作,平时和别人谈及最多的也是红莲型杂交稻的发展。
尽管年事渐高,朱英国院士仍坚持下田。春天到秋天在湖北,冬天在海南,只要是生产季节,田间地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回忆多年前在海南的艰苦条件,他很感慨:“一路坐火车再坐轮船,一个星期才能到达海南陵水县,有时连座位都没有。现在,坐飞机到海口,再转乘高铁,半天就能到陵水,省下了更多时间来搞科研。”
科研条件好多了,但朱英国院士还是不知疲倦的候鸟,每年都要去几次南繁基地。
今年4月上旬,鄂州基地播种结束后,朱英国中旬又奔赴海南基地。当时,海南的气温已有30摄氏度,他戴着草帽、顶着日头,站在实验田里,看到大面积丰收在望的景象,喜悦不已。
2007年度,被授予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13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朱英国院士晚年不断摘得大奖,但他心头始终牵挂着三农问题。
长期和农村、农民、农业打交道,朱英国感觉到近年来劳动力特别紧张,种一亩田的成本不断上涨,有些地方的田地荒芜了。他不由思考:如果种田的效益低于打工,农民们就会选择外出打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科学家肩负的社会责任。
没入学,先下田
朱英国办公室的隔壁是实验室和智能人工气候室,他常常在这里指导学生们。目前,他还带着24名研究生。
研一学生陈聪去年4月被预录取后,就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做实验,暑假里还去了鄂州实验基地插秧。他说:“朱老师有时会在田里指导我们。老师们献身科学的精神,值得年轻人学习。”
研一学生张倩楠的笔记本电脑旁,放着一本厚厚的实验记录本,封面记下的时间是2013年7月。和师兄师姐们一样,她在入学前的暑假里就开始忙碌。
没入学,先下田。多年来,对朱英国院士招收的研究生而言,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新生9月才报到,但在此前的农忙季节里,就会跟着学长做实验或下田。水稻抽穗扬花期间,学生们还会到鄂州实习。
“我们培养出的学生,都不怕吃苦,懂得生产实践知识、了解农业发展情况。”朱英国院士很是为学生们骄傲。他笑言,其实有些学生一开始也不太习惯,比如郊外的实验基地蚊虫较多,女生们住不惯,但是渐渐也就练出来了。
朱英国院士的桌上有一本毕业论文——今年毕业的博士生田裴秀子,答辩题目是《蝎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LqhIT2和LMX的抗稻纵卷叶螟研究》。他乐呵呵地夸道:“别看田裴秀子是女生,很能吃苦。为了做研究,还专门到田里去捉虫子。”
从他的办公室凭窗眺望,对面是教学五楼,中间是郁郁葱葱的广场草坪。过去,这里都是实验田,文革以前有40亩。现在,校外建起了几个实验基地,但校内还保留着几亩实验田,有温室、网室,学生们平时也可以在田里动手、观察。
“注重实践是学院一直以来的传统。”朱英国院士说,希望年轻学子传承这些优良传统,进一步推动生命科学的特色学科发展,为我国三农事业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40610/hbrb2362499.html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2014年6月10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